笔趣阁 > 汴京小奇葩 > 第5章 第四章

第5章 第四章


皇后气是出了点,庆帝却越发愤怒,只不过他这人平日里也很少笑,所以旁人也看不出什么。

        卢公公见皇后离开,迈着小碎步进了东偏殿,小声道:“陛下,沈姑娘暂时在西偏殿歇着了,小崔大人果不其然在闹事,用玉板砸伤了一名黑衣……”

        “……”庆帝揉了揉额角,淡淡道,“让他滚。”

        卢公公应了一声,又道:“奴才有一事禀告。”

        “说。”

        “刚刚奴才听沈姑娘的婢女同她说在宫门口候着的时候听崔家的马车夫说崔家教训一下沈姑娘免得她得意忘形……奴才问门口的内侍崔家的下人在宫门口可有说什么,宫门口的内侍几乎是一字不落的说了类似的话,说是崔厢家的车夫说的……”

        “呵……”庆帝冷笑,做到崔之旺这级别的官员没一个是傻子,怎么会管教不好让车夫在宫门口乱说?况且崔厢的那车夫是出了名的嘴严。庆帝闭着眼都知道,这必得是崔厢以为自己占了理、以为庆帝为了压事冤枉了他全家,逼急了试图用这种方式警告沈葳蕤。

        庆帝淡淡道,“沈葳蕤不必出宫了,就安置在宫里暂住几日,何时寻好了夫家、何时出宫。”

        “喏。”

        庆帝踱了两步,道:“让内务司拟一份折子,崔厢殿前失仪、崔之旺私自扣留官家物资,罪无可恕,崔之旺贬谪姑苏降为从四品侍郎,崔厢贬为七品官员牵往姑苏,让他们滚,有多远滚多远,崔家迁出京城永世不得入京,当年扣下的沈府的嫁资悉数归还,所扣官家物资双倍赔偿与内务司,钱庄里的存款若是不够就扣他们家京城和姑苏的宅邸抵债。”

        庆帝说罢,却还不够解气,卢公公跟了庆帝快二十年,深知庆帝的脾气,一句话也不敢多说,偏殿陷入一片死寂,然而没多久,门口的内侍便报道:“太后驾到!”

        庆帝道:“让太后先回去,朕烦得很。”

        “官家可是嫌弃哀家唠叨?”太后人却已经进了偏殿。

        庆帝叹了口气,坐下,盘着手边的玉虎,道:“母亲先去隔间歇歇罢,朕心累。”

        太后点点头,道:“哀家本也不是来催你的,是想带那姑娘回去,帮你把人安置了,她人已经在西偏殿等了快半个时辰了,如今皇后忙得不行,接了人也没工夫教她规矩,她搁在其他哪个宫里都不合适,哀家接回去带几天。”

        庆帝如释重负,道:“如此刚好,您受累了。”

        “哀家还好,就不烦你了,你缓一缓罢。”太后说罢,起身准备离开,临到偏殿门口,回头道,“你瞧我这……上了年纪才想起来,崔之旺有个妾是有娘家的!他那小妾的娘家是真有几个表亲。这事儿过了许多年哀家也记不清了,你千万核实了再定,否则提前弄死崔家,势必人心惶惶觉着你冤枉了他们。”

        “朕弄清楚了……”庆帝合眼,微微仰起头深吸了一口气,道,“崔之旺有个妾室确是正经人家出来的,那妾室确实也有个表嫂的姨母生了儿子。”

        “你怎么了?脸色不大好。”太后心头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

        皇帝淡淡道:“崔之旺向来喜好攀附权贵,他有一个妾室对外宣称是继室,是被梁家赶出家门的一个女子,崔之旺信了她的鬼话,以为她只是半途遭了贼、在家族里甚是得宠、很遭姊妹嫉妒的姑娘,做主按继室的礼娶了她,礼部不认、官家也没认过这门亲事。”

        太后登时脊背发凉、不寒而栗:“你说的梁家,可是……”

        庆帝道:“清河梁家,有名的望族,世代皇商。”

        太后哭笑不得:“我年纪大了糊涂了,没想到竟还有这档子事……”

        庆帝道:“有,那家的大小姐二十五年前嫁到庆国公府去了……”

        太后踉跄一下险些没站稳,幸而身旁的女官眼疾手快的扶住了她,太后半晌还没缓过神来,捂着胸口道:“崔之旺为何当年拿此事乱说?”

        “他不是胡扯,他是想讽刺,他府中妾室乱说话以至于他以为她妾室的姨母压根没嫁去正经人家是打着国公府的旗号招摇撞骗忽悠家里老人。”

        “啊……”太后原本一只脚已经跨出了偏殿的门槛,半弯着腰,扶着女官又退回到殿内找了个地方坐下,道,“让那姑娘等等,也让哀家缓一缓……”

        “崔之旺图什么?他图什么?”太后喃喃道。

        庆帝淡淡道:“还能图什么?他这人徒有小聪明,领着尚书的俸禄,日日想着赚大钱,却又不甘心去官家的庄子里学怎么做生意,成日里以为那银子都和长了腿一样能自己往他家里钻,成日里琢磨讨好这个那个,却压根不知道怎么讨好人、一贯的折腾,好几个皇商都被他骚扰的不轻,朕的私产里有几个钱庄都被他搞事闹得办不下去了。他得罪了一圈的人,逼急了就狗急跳墙想娶了梁家的姑娘绑在一处,约莫是想日后致仕(古代退休的别称)了也好靠着梁家赚点银钱。”

        “哀家晓得,哀家是说,他图什么?明明是要讨好梁家,却做出来这些事,说出来这些话?当年沈家卷入巫蛊之案,他自己都不愿意娶了,乱说那种话带累梁家,又是何苦?他就算不晓得梁家同国公府是姻亲,他总该懂点人事不应该乱说话才对。”

        “是他们家逼急了想推了这门亲事、派人堵在牢房门口想把事情闹大点所以撒了谎,崔之旺原是想让那下人随便说是沈节把远房亲戚或是下人家里的孩子当做他儿子私下里订了亲,据说是想表明此事同崔家没有干系,崔家的下人误以为是想折辱一下沈节,所以特意站在牢门口破口大骂。那几个下人不知内情、不晓得他们家所谓的’主母’实际上是被别家赶出家门的妾室,是以说错了话,脱口而出硬说沈节看上了他们家小妾的姨母那边的表嫂家里的亲戚,后续崔之旺硬着头皮圆谎,还以为毕竟是一家人即便被赶出家门也能有感情、以为他这般收留厚待那妾室梁家定会举家感激于他……”

        “当真是梁家的女儿?”太后仍是难以置信。

        庆帝看向卢公公,卢公公立马心领神会的小跑两步去到太后身边,低声道:“禀告太后,是也不是,那妾室算是梁家一个分支的女儿,她母亲去到本家给本家主母的孩子做了乳母,那孩子当时跟了过去,便放在梁家老宅养大了,不知怎么传得,最后传成了她是本家的主母亲生的嫡出,后续这事情一度闹到了官府里,因着梁家本家的主母是真育有两女,这个妾胡乱说话,以至于旁人弄混了,以为那两个本家的姑娘是分家寄养在府里的,反倒以为那妾才是主母亲生的,让她说实话她又不说,一度闹得很是难堪,险些害得梁家第二代的姑娘们嫁不出去,最后那妾和她母亲是被赶出了梁家。”

        “这崔之旺是当真蠢到家了……”太后揉了揉额头。

        “是了是了,”卢公公小声应和,“后续梁家那两位本家的姑娘相继嫁了人,嫁的都是京中的人家,相继生养了子女,因本家距京城太远,便想把梁家的大娘子接来几日,京城几个官员为了讨好她们夫家,抢破头把她们家七大姑八大姨都往里接,接不到就硬接,最后愣是把那妾室母女俩又弄到京城里了,为着这事儿梁家告到了大理寺,可事情越传越乱,一堆人以为梁家那两位姑娘和那妾室是自小一起长大感情好得不得了,梁家前脚刚把那妾和她母亲赶出本家,后脚就一堆人抢着收留她们,当时可把大理寺负责受理此案的官员气得不轻。”


  https://www.xygwh.cc/53558/53558302/219935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