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眼 > 第44章 沽名钓誉欲留名青史

第44章 沽名钓誉欲留名青史


四十四、沽名钓誉欲青史留名

        情急之下,甄认真突然跳跃转身,一个“鲤鱼打挺”飞起一脚踢在大黄狗的嘴巴上,大黄狗疼得“吱哼哼”地跑开了,甄认真勇敢自救,成功脱险。

        回到管理区,张道刚还惊魂未定,佝偻着身子,大喘着粗气。王朝明笑着批评他,说不过就是一条狗,干嘛吓成这样!这胆量真是不敢让人恭维。男人应该胆壮如虎,气壮山河,英雄救美,况且甄认真还是他的恋人。

        王朝明正说着,甄认真气呼呼地进来,未等走近,就骂张道刚是懦夫、怕死鬼,危机关头只顾自己,不是个男人,在乡下跟狗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反倒比自己更害怕狗,当即宣布他们的关系到此终止了。

        张道刚魂出七窍,呆懵如鸡,说不出一字。王朝明目睹此情此景知道现在不是劝架的时机,只好尴尬地走开了。

        甄认真提出散伙让张道刚伤心欲绝,一个大男人像女人一样嘤嘤地啜泣着,一直哭到晚上。王朝明劝慰他,说不是多大点事儿,只不过是甄认真书记一时的气话,让他不必当真,同时又批评他今天确实不对,出生在乡下竟然怕狗,不可思议;再者,作为一个大男人在危急关头应该保护女人,不该自顾个人安危舍弃她而去。

        张道刚自辩说自己天生胆小,王朝明说胆小不是大毛病,以后有意识地多锻炼锻炼改掉就是了。又嘱咐他找个时机给甄认真道个歉、多哄哄她就是了。张道刚认为不可能了,说甄认真原先就嫌弃他怯懦,今天是郑重地摊牌了。

        王朝明坐下来,一只手搭在张道刚的后背上,说很早就想跟他谈谈,只是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能抽出时间,今晚都敞开心扉好好聊聊。见张道刚点头同意,王朝明说眼下的“大黄狗事件”张道刚不能挺身而出保护甄认真反而舍弃她以求自保,无论从道义的角度还是从感情的角度都会使甄认真伤心难过、无法接受,但这不是两人感情破裂的真正原因,可它成了两人感情破裂的“导火索”,把甄认真因为张道刚一直以来胆小怯懦的怨恨、不满一下子点燃了。他说人的性格虽说是天然的、是从娘胎里带下来的,但有很多也是在后天养成的,具体到张道刚的胆小怕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父亲的暴戾性格和对他的绝对控制有关……经过一番说教,张道刚检讨了自己的过错,承认他的性格是因为他爹从小就打他有着直接的关系,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改掉。

        王朝明说他的懦弱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说他从政在基层工作不适应,凭他的能力、智慧、特长适合搞理论研究。告诉他现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省直机关要招考一批工作人员,张道刚非常符合招考条件,像省委研究室、党校等单位都比较适合他,极力推荐他报名参加招考。

        张道刚沮丧地说甄认真离开了他,他都不想活了,无心参加什么招考。王朝明生气地站起来骂他没出息,说甄认真若知道他这样会更加瞧不起他。爱情固然重要、美好,但它仅仅是人的生命中重要的一组成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人不能光为了爱情活着,人活着的目的意义主要是拼搏奋斗,譬如为祖国做贡献、为人民服务、赡养父母等等。一个人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挫折,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要把困难、逆境作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说张道刚还很年轻、富有青春,可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整天沉湎于卿卿我我、儿女情长。岩石以隆起为奋斗,所以成就山峰的巍峨;江河以奔流为奋斗,所以成就海洋的博大。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从来与激情相伴、与奋斗为伍,如果仅仅因为一次失恋的挫折而收起奋斗的桨、卷起扬风的帆,即使青春年少,心上也容易长满皱纹,从而思想上老气横秋,精神上贪图安逸,心态上焦躁不安,一生将一事无成。

        如果再有“不想活”的想法,那更是懦夫的表现,是为人所不齿的,张道刚听到此羞愧地低下了头。王朝明又告诫他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路口的。有些岔路口,譬如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的岔路口,如果每走错一步,可能就会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甚至一生,参加招考就是他工作上的一个岔路口、转折点,还特别提醒他人生不光赢在出发点,大多时候还赢在转折点,是否参加请他认真考虑。

        王朝明见张道刚在做认真的思考,就又“画龙点睛”地鼓励他,说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萎靡颓废毁一生,希望他能马上振作起来。经过王朝明的一番说教、鼓励,张道刚果真精神亢奋起来。

        雨后的天气,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王朝明骑着自行车走在赶回老家大槐树林村的路上,道路用煤矸石铺就,坑坑洼洼、坎坷不平、积水成潭。

        许习懦也携妻带子乘坐轿车赶在回小槐树林村的路上,轿车驶过积水处污水四溅,坐在轿车内的许大仕对轿车驶过积水处激起的水幕兴奋不已,狂叫不止。

        许大仕问廉淑兰是不是回爷爷家,廉淑兰想起了自己婚礼上许习懦称自己父亲为“大爷”的一幕,就回许大仕的话说他没有爷爷,他们是回他爸爸的“大爷”家。其实,她是在暗讽、戏谑许习懦,许习懦当然听得出来,嗔怪廉淑兰太过了,说这事儿她已经提过101回了,廉淑兰说就是提202回也不为过,自古以来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可有人竟然因为家庭贫穷把自己的父亲说成是“大爷”!许习懦说当时这么做是为了廉家的脸面,廉淑兰当然不买账,与许习懦争辩。许大仕插话说爷爷家就是贫穷,就是不好,他也不喜欢爷爷家。

        许大仕的价值观不正确,当然与不正确的家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朝明骑车左拐右躲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水坑,许习懦乘坐的轿车撵上他,司机怕溅王朝明一身泥水就减速慢行。坐在副驾位置上的许大仕不愿意,指责司机为什么减速,说前面又有一汪水,他还要看水幕,要司机加速,司机说前面好像是王朝明,别溅他一身泥水。许大仕任性,非要看水幕,这时廉淑兰看向窗外,见果真是王朝明,就劝许大仕别胡闹。许大仕不听劝阻,伸过脚去踩在司机踩踏油门的脚上用力一踩,轿车疾驶,溅起的污水将王朝明打得浑身全湿。许大仕高兴得手舞足蹈,头碰在了车顶上。坐在后排位置上的许习懦望着车外王朝明的囧样则笑得前仰后合,坐在许习懦一侧的廉淑兰则气得怒目圆睁。

        许习懦幸灾乐祸地骂王朝明这个“王楞子”、“假马列”是活该,廉淑兰则一把揪住许习懦的耳朵狠狠地扥了两下,许习懦大呼小叫地说“疼”、“痛”。廉淑兰教训他,继续扭着他的耳朵问他哪儿疼、哪儿痛?许习懦借机影射、嘲讽地说是耳朵疼、心儿痛。许大仕扭回头看着这一幕,不解地问许习懦,说妈妈扭得是他的耳朵,怎么还心痛?廉淑兰羞红了脸,尴尬地放开了手。许习懦则将疼痛迁怒于儿子,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从耳朵疼到心里去了。

        许习懦两眼骨碌骨碌转了两圈,命司机先到村委会。廉淑兰感到奇怪,说回家站一会儿就走,让外人知道她回来过就行,又去村委会干吗?许习懦说他临时起意,要干一件有利于小槐树林千秋万代的丰功伟业,修一条路,并将这条路命名为“习懦”路。

        进了小槐树林村两委大院轿车鸣笛停下来,许习懦下了车。村书记许利群论家族是许习懦的父辈,忙从办公室迎出来喊着许习懦的名字打招呼寒暄,许习懦却生气了,说许利群越老越不懂事儿,纠正了一百次了还是这么称呼,要他有职务称职务、没职务称同志,今天来是工作的,不是来称兄道弟、论家长理短的。许利群立马意识到论家族自己虽是许习懦的叔叔,但在官场自己是以下犯了上,忙检讨说是自己错了,请许习懦书记原谅。

        进了办公室,许习懦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许利群,说他这个支部书记不会当,全村外出的路只有一条,遇到雨雪天泥泞难行,也不知道硬化硬化。许利群解释说是想硬化可村里没钱,没办法,每年只能买点儿煤矸石垫巴垫巴。许习懦又批评许利群头脑简单、思想僵化,点化他说自己没办法就不知道别人有办法?许利群顿时眼睛一亮,满脸喜悦地乞求许习懦帮忙。许习懦自然答应帮忙,但开出的条件是让村两委负责自家老爷子的吃穿用度,自己替许立群修路,等路修好后命名为“利群”路。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疑惑,刚才还叫“习懦”路,转眼间咋就改叫了“利群”路?廉淑兰熟知许习懦的秉性,心里明白,其实这是许习懦“抛砖引玉”之计,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条路,可自己偏不明说,抛砖引玉欲借许利群的嘴巴说出来,可许利群的思想没这么复杂,反而信以为真,还客气地问许习懦是否合适。当然不合适,在许习懦看来一万个不合适,凭什么自己筹资修建的路用他人的名字命名,因此他一语双关地反问许利群这不合适吗?这让许利群懵懂糊涂、也让他自己满脸不悦。

        不管合适不合适,路还没有修,路的命名那是以后的事儿。许习懦先带着许利群在索菲亚大酒店召集企业老板召开了第一次募捐会,他先向企业老板介绍了许利群,然后让许利群向企业老板说明了这次酒会的目的。

        许利群介绍完情况后,企业家甲问大概需要多少钱?许利群说250万元足矣。企业家们的目光都聚焦到许习懦身上,许习懦将正吃着的鸡腿放到桌子上,要求企业家们给他点儿面子,每家慷慨拿出30万元,自称许某看得起他们才向他们募集的,都别用任何理由搪塞。企业家甲说自己现在自愿捐出30万元,许习懦下一步就是镇长了,将来镇长的笔头一划绝不会让自己吃亏,众企业家们都随声附和同意捐款,数额超过了300万元。

        许利群站起来致谢,说根本用不了这么多,让大家少赞助点,众企业家们一听都嘲讽地笑了。许习懦指着许利群向大家夸赞他“实在”得可以,可这“实在”也是“傻”、“愣”的代名词。许利群被骂得傻站在那儿无言答对,还是许习懦有办法,说剩下多少钱作为奖金都给大家“奖”回去哄哄老婆孩子,企业家甲高兴地夸赞说还是许习懦头脑灵活,会办事儿。

        企业家乙问这条路硬化后怎么命名?许利群说这条路原先叫“大槐树林”路,是因为大、小槐树林共用这条路,等硬化好了按许习懦书记的指示就改叫“利群”路。企业家们笑话许利群不懂事儿,说这条路是许习懦书记运筹修建,为纪念许习懦书记的丰功伟绩应当叫“习懦”路。众企业家们又随声附和说这样命名才对得起许习懦书记。许利群终于茅塞顿开,愧疚地看着许习懦。许习懦咽下一口菜,摆摆手说他不搞个人崇拜,不能用他的名字命名,应该改叫“大仕”路。许利群惊讶地问为啥以他儿子的名字命名?许习懦不满地乜斜了许利群一眼,说他啥也不懂,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希望小槐树林村的子孙后代将来都有出息,从这条路走出去许多高官、大官。企业家甲赞许这个名字寓意深刻,含义深远,称赞许习懦高瞻远瞩,有鸿鹄之志,路的命名就这么定了下来。

        最后,许利群说这事儿让大槐树林村沾老光了,问能不能让大槐树林村他们也出点钱。许习懦两眼骨碌骨碌转了两圈,心想:不能让他们出钱,要让他们感念自己的恩德,要让他们通过对比瞧不起王朝明,若让他们出了钱,这一切都化为乌有了。于是他将筷子一拍,说还是算了,若让他们出了钱,一是以后在路的命名上他们会打黏缠,二是让大槐树林村的群众看不起王朝明。大槐树林村虽大,可祖祖辈辈都不出息人,从来没有人出仕为官,就出了一个王朝明还“一根筋”、“假马列”,官至管理区书记就算到顶了,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大家对王朝明的一阵嘲笑。


  https://www.xygwh.cc/19593/19593145/232607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