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不混芳尘 > 第69章 前路

第69章 前路


贺沧笙回城时一身都是血,但她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身负赌胜,手持寄岳,一步步目不斜视,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烈酒浇身,她亲手给自己上药缝伤,期间剧烈的疼痛让她数次昏迷。

        赌胜和寄岳一起被放在桌上,哪怕是眼前模糊,它们也在时刻告诉贺沧笙她不能睡过去。她就这样一次次地陷入黑暗,再被更一波的疼弄醒。每一次的闭眼都在哭泣,还有一次恍惚地看到了母亲和外祖父。他们牵着个小女孩,粉装玉琢地很好看,贺沧笙不由自主地微笑,也不知是不是自己。

        再醒来时已是天光大亮的时候,亵衣全部湿透了,除去干涸的鲜血就是出的冷汗。

        贺沧笙合眸微喘,在这个夜晚独自流尽了她先前咽下去的所有泪水。

        昨夜她忽然出城拼杀,这件事崔禄作为监军要问责。可近卫们挡在院门口,摆明了不让进,这太监欺软怕硬,没敢硬闯。温绪之辰时三刻到了,近卫请示过贺沧笙,先生得以进入。

        温绪之开门时带进了零星的冰雪,闻着这满屋的血腥也稍微惊了惊。然而贺沧笙已经在案后正襟危坐,甚至戴好了冠,双手看似很随意地放在椅子把手上。

        “师兄。”她很淡漠地微笑,尽管形容憔悴得令人胆寒。所有的伤病都被她掖在冰冷的面具下,谁也碰不得。

        是能碰的人恰巧不在。

        她对温绪之道:“是时候了。”

        温绪之点头,细心地问:“要等小公子回来吗?”

        “不用。”贺沧笙垂眸敛光,随即又恢复成冷漠,道:“私士都在沙依巴克,再加上扈绍陵,制住一个洪达足够了。”

        她言语里是不需要苏屹的意思,但温绪之分明知道不是这样。他没有说话,静坐在那里的时候有种询问的意思。

        贺沧笙牵动着毫无血色的唇,半晌后终于坦诚道:“我不想让他看见我这个样子。”

        狼狈又困顿,阴冷又无情。

        她不该是这样的。

        她恨不得直接与她的阿屹重逢于巅峰。

        城外的西戎人安静了几日,贺沧笙厚葬了赵安,亲自祭奠,然后闭门谢客。

        正主不出,温绪之又无官职,那位崔禄便不仅游手好闲,还整日在军中作威作福,看什么都不顺眼。他随时捏着受皇命的腔调,不容任何人反驳,让兵部的人和玄疆军都恨得牙痒痒。

        扈绍陵受不了,跑去悄悄地问温绪之,先生却只是微笑,说不要急。

        扈绍陵觉得奇怪,楚王这样的人怎么也忽然软弱下去了,后来才知道什么叫欲扬先抑。

        军中登台议事这一日大雪仍然不停,庭中梅花被白雪覆压,几人都披着厚裘氅。贺沧笙今日竟又换回了红狐的风领和暖手,一身黑袍被压在下面。她伤病了几日,人又瘦弱了些,但眉眼间愈发冶丽,见者心惊。

        崔禄不知为何姗姗来迟,头戴三山帽,揣着鹿皮的袖,入内后只给贺沧笙简单地见了礼,便要落座。

        “且慢,”贺沧笙却抬了手,吩咐道,“撤了崔公公的座。”

        近卫立刻入内照办,崔禄脸上浮现出不忿,压着火问道:“楚王殿下,咱家来议军事,敢问这是何故?”

        贺沧笙没有任何表情,道:“公公身为监军,今晨议事却来得如此晚,有违军规。”

        “殿下所言极是,公公可听过此句,三军可夺气,将军可以夺心[1]。”温绪之还是一贯的和气,给崔禄解释道,“公公身居要职,此举实是败坏我军气势,不可不惩。”

        他话音才落,贺沧笙就扔了令下去,根本不等崔禄辩驳。

        “来人,”她嗓音低沉,“崔禄目无法纪,迟来晨会,罚军棍三十。就在厅前,立即执行。”

        崔禄大惊,他今日还真是一收到消息就赶了过来,可看帐中各人的样子分明是已等了许久。这楚王也不给他机会说话,倒像是早有密谋,就是要整治他。

        一般赏军棍时都有人出来求情,可他早就惹了众怒,此举算得上是大快人心,谁还理他。扈绍陵挑眉,几乎要笑出声。

        “慢着!”崔禄眼看着士兵进门,急喝一声,对贺沧笙道:“咱家代表圣上,楚王焉敢如此!”

        “圣上?”贺沧笙闻言忽地冷笑出声,她这长相,这笑意,再被红狐皮毛一衬,也就剩妖孽二字可以形容了。

        “圣上命你监军,你却惫懒贻误,从不曾与本王商讨抗敌事宜。如今西戎人就在城下,也不见你请命勘查厮杀。”贺沧笙字字清晰道,“这样的作为,是你,还是圣上的意思?”

        崔禄没想到她如此直白,惊呆了一瞬,反应过来后道:“楚王,你敢对圣上不敬!”

        坐在下面的洪达有些紧张,因为这不是小罪名。他看向贺沧笙,却见殿下神情自若,将暖手放在桌上,露出洁白的双手,缓缓地站起了身。

        她腰侧的寄岳碰到桌沿,沉闷地响了一声。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2]。”贺沧笙从容踱步,缓至崔禄身面前,道:“何况本王是先帝亲封的楚王,如今边关战乱,皇上的旨意和选派若无利于民,本王便不会听。”

        “楚王!你是先帝亲封,那、那也是王,而非皇上!”崔禄被迎面而来的压迫感震慑得有些失了分寸,当即退后几步,抓住贺沧神言语中的漏洞,抬声道:“楚王口口声声国家,可那是皇上的国家。咱家看得清楚,你这是藐视圣上,其罪——”

        “当诛。”贺沧笙愉快地替他说完了这句话,却逐渐收了笑。她负手而立,目光望向院中的红梅,道:“那么圣上冤忠臣,妒贤才,怠战机,误民生,这又该如何算?”

        这话是大逆不道,谋逆之心简直昭然若揭!崔禄觉得自己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大张着口,脖子都梗得发红。洪达也惊讶至极,可对面的扈绍陵和温绪之都像是无所谓一样,一个翘着腿像是看戏,一个还有心思端盏吃茶。

        崔禄终于在口水淌出来前闭上了嘴,站稳脚步后抬手指着贺沧笙,厉声道:“楚王,你这是要,要干什么?!”

        “帐中议事,公公怎么还急了?”贺沧笙似是不解,从那梅花上不舍地收回目光看向他。

        “咱家看你这是要反!”崔禄的帽子都歪了,惊怒地道,“楚王,皇上信任你,你、你竟敢!”

        贺沧笙全当没听见他后半句,竟揶揄道:“若真反了,会怎么样?”

        屋门开着,雪花被风吹进来。扈绍陵似是很喜欢这点冰凉,当即附和道:“是啊,崔公公,就是殿下真反了,你能怎么样?京都里那位又能怎么样?”

        “扈绍陵,你!贱民!”崔禄指向扈绍陵,“来人,拿下他,此人居心叵测,该杀!”

        这里哪有人听他的,贺沧笙只瞥了一眼,便颇觉无聊地挑了挑眉,道:“公公省些力气吧,扈绍陵是本王军中的人,要杀也轮不到你。”她这么说着,好像又忽然生出了一点儿兴致,“不过公公这招倒是和本王的皇兄很像,不重用忠臣义士也就罢了,连死得其所也不肯给,偏要用权术腌臜来辜负臣民。”

        她叹了一声,道:“这会伤人心的。”

        “楚王这话是什么意思?”崔禄几乎站不住,踉跄了一步。他是司礼监的人,自然对贺峻修忠诚,这会儿咬着牙不肯服软,道:“楚王就是要动作也该为自个儿娘家考虑,左都督大人和太妃还是狱中,量你也不敢妄动!”

        “哦,”贺沧笙似是才想起来,笑着道,“公公好大胆。”

        崔禄刚心道这句话说得奇怪,贺沧笙就撤了步到他面前。他这才看到殿下那双凤眸里的冷凝,那笑意蓦然收敛,浮出暗色的都是杀气。

        “崔禄,你不过是贺峻修的狗。”贺沧笙陡然沉了声,“你和你的主人,都没有资格提起他们!”

        崔禄在这一声里浑身瘫软,欲跑不能,张了嘴也没喊出声。铁器急速摩擦的声音响彻堂内,寄岳归鞘时崔禄还站着。

        然后他晃了晃脑袋,头就一整个地滚了下来。

        鲜血喷洒而出,贺沧笙退后几步,没让那猩红挨着自己。崔禄的帽子掉了,头颅滚到了洪达脚边,惊得他立刻站起了身,又看着那太监的身子晃了晃,双膝先着地,正面朝下地倒了下去。

        贺沧笙镇定地微笑,她站在映入堂中的雪光里,带着不可侵犯的威严气势。

        “本王领军杀敌问心无愧,然朝廷却再三逼迫,冤杀本王母妃与外祖父,今又遣派走狗至军中,对本王与本王母家不敬,已被本王斩杀!”她缓缓环视屋中的三人,最终将目光停在洪达身上,问:“诸位都是本王身边的要紧人物,可有不服的吗?”

        此时院中的私士近三十人,闻言整齐地握刀上步,大有堵门的趋势。再想想贺沧笙的问题,那就生生是“诸位可有想跟着这太监一起去的吗?”

        堂中死寂,洪达缓缓落座,没有说话。

        “殿下。”温绪之在这寂静中蓦然出列,双膝跪地,道:“今天地正经烽尘,百姓历硝烟,而朝廷昏聩,先帝才去不久,宣顺帝醉心享乐,挥霍国本,不顾民生,无法承天下重任。若继续放纵如此,恐怕是要亡了大乘的气数和基业。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3]!如今无数水火中人看殿下如枯苗望雨、孤儿唤母!故不才斗胆,为臣为民情愿,恳请殿下出鞘藏锋之利剑,唤醒沉眠之龙心,登殿为帝,澄清天下,拯救万民!”

        说着叩首下去,没有起身。

        就这是要拥立贺沧笙,要反!

        底下扈绍陵接着应声而出,直接从椅上滑跪在地,道:“恳请殿下顺应天意,登殿为帝!卑职与玄疆众人皆供差遣,万死不辞!”

        贺沧笙端着架子,戏要做全,没有立刻接话。堂外私士的刀隐约发出响声,像是在等待什么。

        洪达还有些呆,明白今日这就是楚王的局。按照眼下的情形看,恐怕左都督大人与太妃皆已殒命,成功地激怒了贺沧笙,也让贺沧笙没有了后顾之忧。此刻的楚王文有温绪之,武有玄疆军,再加上那个苏屹和数百的私士,几乎立于必胜之地。

        就在等着代表兵部的洪达回话。

        洪达不傻,他看得清这一局,就也看得清宣顺帝的手段和昏庸。

        他起身跪地,道:“臣洪达,与兵部七万人马,愿跟随楚王殿下,听凭调遣。”

        贺沧笙背对着他们站立,满意地微微抬首,稍微阖了阖眸。正如眼前的昏暗,她看不清前路,但她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力量,还有奋勇而搏的方向。

        她要当皇帝。


  https://www.xygwh.cc/99718/99718994/242419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