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12章 武器

第12章 武器


江宁县离临淮关并不远,一行人驾马疾驰,不过一日功夫就到了。

        萧瑾不会骑马,原太子倒是会,但是他不爱骑,朝中大臣皆知他马术不佳,也不会让他主动骑马。是以,萧瑾心安理得地坐在王从武身后。

        他都不用出力,临淮关就到了。

        冯慨之见状,又有些怀疑人生了。他刚觉得萧瑾高深莫测,结果这个高深莫测的小皇帝又还跟从前一样,连马都不待见骑,光这一点就很难让人信服。难道是他想错了,这个小皇帝根本没有发现到什么蛛丝马迹?一切都是他的胡思乱想?

        恍惚间,人已经下马了。

        临淮关位置之紧要,这是有目共睹的事。萧瑾过来是临时起意,并未告知任何人。但是落脚之后,他们却发现这里的守卫并不松散。

        在王从武志得意满地邀功当中,萧瑾才知道,原来驻扎在此地的将领有不少就是王从武带出来的,也算是他的徒弟了。

        王从武对于自己的手下一向都是严格要求,这些将领来到临淮关之后,又每日操练士兵,勤加苦练,是以临淮关里头的士气一直不曾低迷。萧瑾过来时,见这不管是将士还是士兵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懒惰疏散。

        得知新皇来此,那位叫王硕的少将军立马召集部将前来行礼。

        就是跪拜的时候也是整整齐齐,士气冲天。

        几个将士心中激动难耐。萧瑾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们也没能见上几次,如今已经当了新皇,竟然就这么巧得见到了,莫不是是……王大人在圣上面前美言过?

        王硕隐晦地递来一个感激的目光。

        王从武半点没收到,不过他还是决定挺自豪的,笑着问:“圣上,他们这架势您可还行?”

        萧瑾笑不出来。

        夏国这边的守卫并不松散,但却还是没有扛过齐国的大军。这只能说明,两国的国力相差实在是过于悬殊了。

        冯慨之一直都在观察萧瑾,见他笑都不笑一下,又试探着问:“怎么,圣上不满意?”

        王硕也抬头看了一眼。

        萧瑾心里给这个挑事精冯慨之狠狠记上一笔,准备来日再报复回去。不过这肯定是要解释的,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不是不满意,只是怕你们骄傲自满,不敢多笑。临淮关是夏国最紧要的关口,一旦失陷,夏国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几位将军身负要职,是国之栋梁,也是夏国百姓的守护神,朕对几位也是抱着最大的期望,希望你们不要有任何自满的情绪,也不要有任何轻敌的意思,无论什么时候都得守住临淮关,守住夏国的每一寸国土,须知,你们是为家而战,更是为国而战!”

        王硕被说得热血沸腾,脸都红了一半儿:“圣上放心,末将等必誓死守卫夏国!”

        萧瑾做出欣慰的表情,但是心里却惴惴不安。

        他丝毫不怀疑这些将士们的忠心,但是他更不怀疑剧情的力量。原文当中,夏国的军队进宫的太过突然,来势汹汹,全军队数量远远高于夏国。这些士兵将士们在没有得到朝廷援助的情况下,拼死守卫,最后大多都因为守城而死。

        临淮关一破,夏国就离亡国不远了。

        如今他嘴上说几句,除了能鼓舞一些士气之外,别无作用。在齐活绝对的军队压制之下,该输还是得输的,除非他能想到别的办法。

        萧瑾如今就是来找办法的,且他已经有了一个不成形的主意,他同王硕说:“先带我去城墙处看一看吧。”

        王硕赶忙起身道:“圣上请随我来。”

        半个时辰后,几人终于抵达临淮关外的城墙。之所以说这关口紧要,是因为此处淮河的河道最窄,齐国若是想要南征,此处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夏国之前就在淮河南岸,临淮关以北建筑了堤坝,堤坝到城墙处尚有一段距离,登高远望,可以看到这一段路相隔百米便设置了一个哨所。

        王硕正说得滔滔不绝:“这哨所是新建的,每一处都有人把守。若是有敌情,可以第一时间点燃狼烟,告知城内。”

        “中间还有骑兵阵,里头内埋下铁夹、倒刺、绊马索,若是真有敌军来犯,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冯慨之嘀咕道:“你们想的倒是还挺周全的。”

        王硕爽朗地回道:“冯大人过奖了,这本就是职责所在!”

        萧瑾用力握住城墙一角。有什么用呢?就是这般的精兵巧阵都拦不住齐国的百万军师,还有齐国那位战无不胜的大将军。

        比兵力,他们夏国肯定是比不了的。王从武手底下倒是有二十万的兵力,至于别的,都在安王处,想来安王应该是不会借给他的。以少敌多,对的还是人家的百万雄师,这胜算有多少自然不用多说。不过……他们既然想要人多欺负人少,那就别怪他不讲武德了。

        作孽就作孽吧,总归先保住小命,保住夏国才行。是他们先开的战,可不是夏国主动挑事。

        萧瑾在城墙住观察了一会儿,顷刻间就下定了决心,忽然指着城墙处:“这城墙处每隔半人长打了一个洞,洞口稍大一些,高度么……”

        萧瑾比划了一下,在城墙上做了一个记号:“这么高就行,每个都是按照这么高来打洞。”

        王硕不解,但是他下意识地遵循:“末将领命。”

        萧瑾又说:“动作要快,三日之后全部完成。”

        冯慨之听得云里雾里的,这火急火燎的要做什么?城墙上打个洞,方便弓箭手射箭?

        齐国的大军真攻打起来,这几个洞能顶个屁的作用!

        从临淮关回来之后,萧瑾便马不停蹄地招了一批工匠过来。

        好就好在他出了宫,身边没有左右丞相管着他,又有王从武对他格外服从,萧瑾不管说什么他都第一个抢着去做,大大方便了萧瑾行事。

        江宁县赈灾一事已经安排好了,火化的事都由张崇兴下令,虽然不是他的意思,但是借着他的口,这两天城内城外的百姓每日不知问候多少遍张崇兴的祖宗十八代。如今但凡是死了人,死了畜生都会被拉去火化,他们想要好生安葬都不行。

        这位从前显赫一时的知县大人,名声可谓是彻底的臭了。

        这还不够,名声没了之后,以前做的那些事还要一个一个翻案。萧瑾是小小的利用了一下张崇兴不假,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能够将功折罪,错了就是错了,总该要接受惩罚的,这个不能混为一谈。

        至于别的,那就更好办了。

        修房子这件事交给王从武的部下,悲田园的老弱妇孺交给韩仲文跟苏仿,萧瑾都不用操心悲田园里,那些妇人们做出来的衣裳鞋袜要怎么卖,往哪儿卖。因为这些都用不着他来操心,他只要开个口就行了,其他的,自有旁人绞尽脑汁替他办好。

        身边的人太能干了,这才让萧瑾能够安安心心地一头埋进武器的制作中。

        谁也没有奇怪萧瑾会捣鼓这些,因为原太子本来就是这么不务正业的人。

        冯慨之有意想要看一看他们究竟在做些什么,暗中窥探的两日,发现他们每日从外头运进大量的铁矿,还有些黑色的粉末,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那些铁匠和小皇帝每天都关在院子里头,那院子还格外得大,时不时传出巨响,震耳欲聋,令人胆颤。

        一时又听人说,那大院子里面如今被炸出了好几个大坑,可见那不知名的玩意儿威力之大。

        两日后,萧瑾望着已经成型的东西,对王从武叮嘱:“成了,交代下头按着这个规格来制吧。”

        王从武心中震撼,此刻对萧瑾的钦佩又多了一层。虽然不知道圣上为何会突然做出这个宝贝,但是管他呢,听圣上的话准没错。

        而且,夏国的士兵若是有此等神物,何愁不能收复北地?

        萧瑾见他神色向往,打断道:“这东西暂时要保密,不能叫旁人知道。”

        “圣上您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此次召开的工匠往后就留在兵部,兵部养着他们,绝不会让他们走漏了风声。”

        萧瑾点头:“你做事。我向来放心。”

        里头的二人已经敲定了章程,外头的人却还不知发生何事。

        冯慨之心里好奇的要命,这一日,他实在没忍住,便跑去听墙角,结果十分不巧地刚好碰到一声巨响,冯慨之的右耳差点没有被震得失聪。

        被吓了一跳还不够,之后又被王从武的部下给逮到了。

        冯慨之面对这整整齐齐地一排人,恨不得找一条地方把自己给塞进去:“我……我不过随意看看罢了。”

        王从武身边的陈侍卫冷笑一声,随便看看,谁信呢?

        王从武的人向来对冯慨之没什么好脸色。

        冯慨之被他们一盯,只能灰溜溜地逃走。

        离开的时候还颇为不满:“也不知道背着人偷偷摸摸的搞什么,竟然都不告诉我一声。”

        方才走了两步,在户部呼风唤雨的冯大人心里酸极了:“王大呆子管造房子,韩仲文跟苏仿管悲田园,就连张崇兴都管着火葬一事,就独独把我给落下了……这叫什么事?”

        越想越气,回去之后冯慨之直接写了一封信回京,不带他是吧,他要给张丞相告密!


  https://www.xygwh.cc/98817/98817871/251534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