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李承乾之反派生存手册 >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东宫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东宫


夕阳午后,梧桐郁郁,红墙绿瓦,百花葱葱,闲宴后的皇帝头一次悠哉悠哉地参观东宫,对着周遭不知何时改成了冷淡风的亭台楼阁左瞧瞧右看看,新奇不已。

        不禁拉过身旁低头不知发什么呆的太子,威严的面上满是止不住的揶揄:“承乾,你怎的把那些物什去了?怎么看着这么寒碜,你宫里用度不够了?”

        皇帝口里所谓的“寒碜”,是对比以前的东宫的“寒碜”。

        他上次可是来东宫看过,可是见识过那几位谏臣口里“奢侈无度”“雕梁画栋”的做派,不说这来来往往比大内还要清秀的婢女仆从,就是这东宫道旁的器物,随意一件拿出来,精美华贵的程度都远超大内。

        其实这些算不得什么,孩子嘛,喜欢新奇漂亮的物件儿,这等不影响大局的小节,注意注意也就行了。

        至于那些谏臣的劝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自己在前面挡着,只要几个孩子低调行事,顶天也就絮叨几句难听的,掉不了半根毛。

        把好的留给自家几个孩子用,是他为父的一点私心。

        皇帝本心如此,可也有说不清的烦恼。

        自观音婢走后,承乾渐渐长大,却越发不爱读书不听劝谏,游宴打猎多了,虽然总体不算太过出格,但身为太子之尊,迷信左道方术,和乐人胡搞就很不符合他的身份。

        在储君的羽毛上,皇帝比太子自个儿的还要爱惜紧张很多。

        终究是想要他完美,做个完美的储君,太子贤德,长得也是他自己的脸面,以后成为圣君,也是他这辈子的心愿哪!

        皇帝嘀咕着看过太子好了的腿脚,心下最不完满的那块儿缺憾和心病去了,不禁摸了摸太子乖巧又聪明的脑瓜,转作宽慰。

        好在近来转了性子,安静下来了,看着成熟稳重了,也让人省心不少。

        “臣这不是寒碜,”掌下脑袋轻摇,认真地驳回了皇帝嘴毒的疑问,好声好气地为他解释着:“臣是看着那些装饰闹眼睛,看得人眼花,是以换了个风格。剩下那些器物用不着,就收入了内库。”

        “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身为太子,若行事奢侈无度,难免会让旁人不平,遭人嫉妒指责,还不若归束自己的行为,让人挑不出错来。”

        太子面上清淡,心下也是真诚得不能再真诚了。

        他饱经世事,早没了当年的脾气,生死几回,对此类身外之物也早没了兴趣。

        不说上上辈子当皇帝的时候,就是上辈子跟在雉奴身旁当什么镇国王,他也见多了这类中看不中用的物什。

        开国不比盛世,父亲自己恐怕都想象不出以后的大唐有多富有。

        不说内里盛产的各种器物,单看那些外族使者进贡的宝物,要多精美有多精美,要多新奇有多新奇,什么琉璃玉器,宝石,水晶,黄金,珍珠之类,他和雉奴两人闲来无事,就捡着最好的那些尽数堆在立政殿里头,整日在眼前晃来晃去的,说实在的,他看那些都看得腻歪了。

        小巫见大巫,论起宠溺和娇惯来,雉奴待自己更甚……

        不对不对!这时候想这些做什么?

        李承乾回过神来,对着盯着自己不可思议的父亲讨好一笑:“不过您要是喜欢的话,臣这就派人给您送去?”

        “……”

        用他自己的东西孝敬他?

        这孩子,可真够缺心眼的。

        皇帝抽开了手,嗔了明媚憨笑的老大一眼,心下却软乎乎的。

        “都给你了自然是你的了,收着就是,我是皇帝,东西有的是,哪用得着你给我。”

        富有天下的皇帝负手踱步,捻了一瓣金贵娇艳的芙蓉,暗地里翘起了嘴角。

        终于心痒难耐地看向太子:“方才……就是方才宴上,我瞧你那文章作的不错,看来这些时日的确知错能改,沉心读书了?”

        自家出一个有文采的已是不错,没想到还能出第二个来,还是平日不甚瞧得上眼读书,一心舞枪弄棒,扰得东宫鸡飞狗跳的老大。

        如今皇帝的眼里,太子的形象由“暴躁喧闹的武夫”转为“博闻强识的好孩子”,可谓是喜上加喜,比哪儿出了什么祥瑞,外族献了重宝还要欣慰。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适于植木,适于育人,也适于为官,顺应天道,无为而治,颇含哲理。”

        皇帝将方才宴上文章的片段背下,再次细细地琢磨过,不禁欣赏点头。

        没有仁义道德,却字字蕴含着“仁义道德”的必要性,微言大义且鞭辟入里,莫说种树育人,就是用来治国理政也绰绰有余。

        这是自己和阿弟游坊民间所得,也是自己治政开悟的源头。

        李承乾当然不能道出实情,只谦虚着瞎扯了一条理由:“此乃臣梦中所得,臣以为有些道理,遂作此文。若是于陛下治国有益,也算是十分荣幸了。”


  https://www.xygwh.cc/71521/71521490/218633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