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第一嫡女择夫记 > 第44章 一场空

第44章 一场空


福宁殿外,公德亲自守着门,内侍也都依次排着,脑袋都不敢动一下。

        正殿内,董娘子跪在下面,不停向官家磕着头,发髻都散乱了,眼泪也收不住。她早早得了今日朝堂的消息,知道官家偏心李佑,竟然让御史台插手此事。

        她头一次这般后悔,在孩儿性命面前,什么前途、荣华都是可笑的。谋划一场把孩子的命都搭进去了。

        官家看着只是淡淡言道:“董妗,起来吧。”都这个时候了跪又有什么用呢。

        董娘子听到这样的话便更慌张了,这些年来,她们母子俩大大小小错误犯了不少可官家总归是心疼她和衍儿的那些事情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罚罚俸就过去了。

        她在官家身旁二十余年,从未被官家厌恶,官家总是对她总是有求必应。

        可这一刻她知晓,一切都变了,她董妗活在这大内里没有什么不同的。

        “官家,那也是你的孩儿,为着一个外臣,官家要杀了自己的孩儿吗?”从一开始她们或许就笃定着,官家不会要了自己亲儿子的命。

        就算他们是朝着太子去的,可为伤着李佑,官家依旧能同常往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年的肆意妄为后头不都是官家撑的腰、壮的胆。

        李煦没有说话,他纵有万般不喜,但董娘子的这一句话是真的,那是他的孩儿,虎毒尚不食子。

        可今日他李衍差人在御道上打朝官,便也没有把他这位爹爹看在眼里。

        李煦闭上眼睛不去看下头跪着的人,只说着:“你也知晓他打了外臣,那是普通外臣吗?裴煜代表着什么,你不知晓?还是董氏不知晓?”

        这话愈发严厉。

        董娘子突然笑着,可眼泪流的更凶了。她不在跪也不在磕头,瘫坐在下面,裴煜,太子侍读、外戚之家还得加上庸城的兵权。这样的身份竟要越过她生的皇子。

        她的儿子最大的错处不是打了人,而是从她的肚子里出来,健康、聪慧都有什么用呢。

        她本以为只有朝官才会如此想所以步步谋划着去交好那些士族,没想到在官家的心里,她的儿子也比不上卢氏的儿子。

        多可笑啊,原从出生就是低人一等的。

        既然磐石无转移,那她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呢。

        董娘子指着李煦问道:“官家、子淳,这些年来你可有真心爱护过我的孩儿。我是小族出身,为着这些衍儿受人诟病。可我的官家呢,何曾护过他丝毫,今日我不争他不争,那么我们母子活在这盛京里只能更被人嘲。”

        董妗从前走的路,这大内里没人熬得住,冬日无碳火,夏日无置冰,被内侍、女使暗嘲着出身,她靠着自己活下来,靠着自己生下的李衍。董氏繁盛,庶族崛起,懂与不懂她都谋都为,就是想自己的儿子能不被这一句出身所累,可最后还是这般下场。

        李煦轻叹,只能摇头同说一句:“太子之位本就不是你们可以谋求的,昔日我不干涉,不是赞同而是明白你们这一场忙碌不过是一场空。”

        这话可谓是剜心极了。

        “官家可当真是疼这个儿子啊。”董娘子不哭了,她带着嘲弄看着官家。

        李煦这个人能有多心狠她董妗又怎会不知呢。送入大内的第一日她就明白,这个人就只是君王不是她的郎君。

        为着能坐稳这个位置,官家能舍弃的远远要比旁人想得更多。

        最后董娘子脱力到无法起身,被婆婆和公德一道扶着出去,整个人木木的没有表情没有反应,像个坏了的人偶。

        等人都走散,官家便强撑着揉着眉眼,开始批折子,打开来一份两份的都来弹劾董氏弹劾二皇子。

        看得李煦头痛心闷憋着一口气,最后气极了,拿起几本就朝着下头砸。

        官家又如何呢,他不过是天家和朝堂架到这里的一个框架,看着高高在上,可谁都要掺和两句。

        公德多年没见着官家发这般大的脾气,御史台里传来的消息也不敢同官家直言,只跪着让官家息怒。

        福宁殿里自是静谧的不行,人人都惶恐着。

        李佑回到东宫里,就想着去正殿看裴煜。

        走到了门外就看到林柔在逗裴煜开心,拿着一把小弓和一堆纸团子两人比试着看谁能把纸弹的远,还是那样斗着嘴,看着互不服气的。

        李佑就这样站在门外看着,不忍心进去打搅了这一刻屋里的欢喜。

        他沾着外头的风雨不想把这些不好的东西带入,也觉得此刻眼前的两人也拂不去他身上的东西。

        谢筠下了朝也往东宫里走,外头的守卫得了太子的令也不拦人。

        一路顺畅走到长廊下,就看着李佑站在殿门外,远远的不进去。谢筠不知为何看到了太子的落寞,明明这个人脸上带着不常有的笑意,可谢筠能察觉到李佑周遭围绕着的忧愁。

        他从前不常接触着太子,但却总能在坊间听着关于太子的事。

        李佑生来体弱,幼时多病,至今也离不得药物滋养着。可就是这样一个病秧子,成了朝堂太子,他总被人诟病着并非是这朝堂最好的皇储人选。

        可他即是长子也是嫡子。如今皇子六人,唯他一位出自中宫,虽朝代更迭不在以嫡庶分化,当立贤。可这不过是哄天下人的说辞,世家大族,依旧历代沿用嫡长为继的制度。

        李佑到这个位置上是必然。

        可外头人人都不盼着这位殿下能有什么作为,想着这样的身子能活到登位就不易了。

        所以就算了谢筠,从前都未曾真的用心去瞧这位殿下。

        可他入盛京为官后,就能察觉着太子与传闻里所说的不同,若这人不病着,能长命百岁,会是天下人的福祉,会是一位极好的官家。

        谢筠看着人,心里也只能道一句可惜。

        今日的模样便是他医治不了的心病。

        谢筠慢慢靠近,李佑看得投入都未察觉着,直到对方出声。

        “殿下何不进屋?”谢筠说着话。

        李佑这才他人的欢愉里抽身出来,回答着:“世事无常,而我也是无常中的人,不留太多或许是一件好事。”

        谢筠听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他同李佑说着:“殿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便像是柔儿,她会喜欢殿下在侧。”

        李佑转头看着人,这还是第一个在他面前这般喊着林柔,同他提起林柔那么熟稔的。

        “谢筠,你瞧,她就是个任性却懂事的小姑娘。我以前总觉得她同曾寅般配,她有自己的抱负,你未来前,我觉得实现她的抱负会是天底下最让她欢愉之事。可你出现了,让林柔能闭口不提这些,我就知晓你是这天底下最能让她欢愉的人。”李佑把话同人说得明白。

        他如今要顾及太多朝堂,也怕自己难顾着林柔。同谢筠早说开,成与不成得看时光也看他的走向。

        谢筠把目光放到屋里,林柔同裴煜笑着,耍着赖。依旧是他初见时的小姑娘。

        “林柔什么都不会缺,但要娶她,你要收敛你的心。”李佑看着人,是警告也是劝导。

        谢筠没有回答,只看着屋里的人笑着。

        同李佑言了其他:“御史台的消息很快就会来,可殿下这一步也非全然安全,毕竟韩森是天子门生,全凭天子说话。”

        李佑摇着头:“你不知道,韩森这个人为官就讲一个“直”字,官家与朝堂并不能全然操控他,不然我也不会提御史台。”

        “殿下自是觉得能得个好消息了。”谢筠笑着,看着人,他也就是多问一句。

        李佑点着头,他在朝堂上的话足够直接,他不信官家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

        李佑不会让这事遮掩过去,就算今日御史台也在官家手里,他也有其他法子。

        就看官家是更看重他这位太子,还是二皇子那康健的身体了。

        “门下呢?”李佑立马反问着人。

        谢筠看着那个士族丛生的地方,同人说着:“门下有林氏在,今日林柔在一日,自是倒向殿下一日。”

        士族虽不喜裴氏,但同董氏来说总归裴氏算是自己人。

        李佑做着手势邀人坐在廊下,他从前就好奇着这位状元郎,如今也算能交谈一番听听深浅。

        “我想听听你关于今日之事的谏言。”

        谢筠坐下自是知晓李佑会来考他。

        “殿下,今日的事情,多少取决与殿下的做法。我并非劝人向善,只是殿下也得为自己和往后留有退路,不能在自己的名声上留下狠辣这一笔。”谢筠作为谏议大夫,这是他该说的话。

        如果李佑今日做的太过了,朝堂上就会要不了这位太子。

        李佑便笑着,他看着谢筠问了最后一句话:“你也是治病救人先大夫,你瞧着我能活到登临高堂的那一日吗?”

        这话谢筠回答不了,可他明白了李佑的决心,今日的事情,是真的要李衍拿命来偿。

        御史台的动作总归那么快,韩森也没让李佑失望,拿出来的呈章与大理寺完全不同。


  https://www.xygwh.cc/60808/60808823/252070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