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海寄余生 > 第6章 世上没有后悔药

第6章 世上没有后悔药


事实上,这种贱我当年还真不止犯了一次。

        我们那一届正好赶上高考改革,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而是采用了“七选三”模式。在保留语数英三门主课的基础上,其余的三门选课可以任意选择组合。这项改革措施一颁布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各地网友纷纷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据理力争。在这样激烈的争辩声中,身处新高考试点省份的我,在综合了自己各科成绩以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政治历史生物。

        这就意味着高二我将和靳匪思以及苏谨分道扬镳。因为选课的不同,这两位理科尖子生势必会进入到本校知名的,培养出七八位理科状元的理科培优班中。而我作为一名选了两门文科的语文特长生,即便我在分班考中超常发挥总分加起来超过六百五,也绝无可能进入这个班级。一想到从此以后没人给我补习数学了,我就陷入了悲伤;一想到以后我没办法天天见到靳匪思了,我就陷入了特别巨大的悲伤。

        在这样特别巨大的悲伤里,高一的暑假悄然而逝。

        但事实证明,选课的限制在关系户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有一个跟校长是亲戚的好朋友是一件多么靠谱的事情。

        苏谨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让他表叔相信“安排一个爱读《新月集》和毕淑敏散文的纤细少女进入理科班会影响整个班级对于文学的偏好程度从而使得本班语文成绩得到飞跃性的提升”。众所周知,理科班的语文成绩一向堪忧,即便是状元班也概莫能外。虽然事后我告诉苏谨我不读泰戈尔,更不读毕淑敏的散文。

        就这样,我和苏谨还有靳匪思,顺利会师高二培优班。

        我那位抑文扬理的班主任在开学之初就找到我,冷着脸对我灌输了一大堆思想,生怕我把他的得意门生们拐进文学的殿堂。总结一下就是“虽然你是关系户我动不了你但是你别想在我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为了不祸害他更多得意门生,在三斟酌下,他决定把他认为最不会受影响的两位得意门生安排来和我做同桌。

        这两位得意门生就是靳匪思和苏谨。

        老友重逢自然喜不自胜,尤其是能和靳匪思再度做同桌,就好比红六军在公安县遇到了红四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庆祝这段伟大的友谊,特意请他们上小食堂吃了两根市价四块钱的玉米外加俩茶叶蛋。

        由于这个班的选课都是物化生这样的纯理科,当然这个“都是”里不包含我在内,所以我就只能和其他班的同学一样,采取“走班”的形式来上课。除了语数英三门主课和生物外,其余的课都只能在其他班上,一天最少得跑三个教室,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爬楼梯速度。两年下来我成功成为了全班爬楼梯最迅猛的女生。

        每当我抱着三本历史必修、两本历史选修、一本历史知识清单外加一个笔记本奔跑在楼道时,我都要怀疑当初苏谨把我安插到这个班里是不是多少带了点个人恩怨。

        培优班,顾名思义,就是把全校最聪明最努力的那帮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班级。在“卷王”这个词还没出现的年代,我们一般亲切地把这些人称作“变态”。

        由于本班人数稀少,尤其是女生,算上我统共也就只有三个,连桌麻将都凑不齐,何况那两位都是逻辑思维极其缜密的理科生,丝毫不能理解我作为一个女文青的少女情怀。所以我们宿舍熄灯后从不讲小话,更不开茶话会,寝室量化分一直居高不下,每周的流动红旗流动来流动去,愣是没从我们宿舍流动出去。直到高三毕业都仍是一段传奇。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认识了楼下十班的江静言,并且很快成为了闺中密友。她聪明活泼长得好,关键是能陪我看星星看月亮还能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不仅完美替代了苏谨的原有功能,还顺带解锁了陪上厕所业务。

        “宋宋,马上期中考了,可是我数学和化学根本就没学懂,怎么办啊。”江静言咬着筷子,一脸哀怨地看着我。

        我利落地往嘴里塞了块鸡肉,口齿不清地说:“怕什么,不是还有我呢么?”

        “可是你又没选化学,怎么帮我补习啊!”江静言拖着嗓子,语气里染上几分哭腔。

        我艰难地咽下了嘴里的肉,拿起筷子,一脸高深莫测地指了指不远处正在吃饭的靳匪思:“我不行,不还有他嘛。”

        傍晚我带着江静言出现在自习室的门口。毕竟我是走后门进来的,成绩方面和班里其他同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为了让我早点赶上整个班的进度,老何特地给我组建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靳匪思和苏谨就是这个小组的其他两名成员。每天傍晚放学后,就是我们互助小组的活动时间。

        对于我的自作主张,靳匪思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倒是苏谨颇有微词。不过我们两个一向是我做主,苏谨的微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抡起拳头往他脸上比了比,他连那点微词都没有了,世界立刻恢复清净。

        从那以后,江静言每天都会来跟我上自习,三人小组变成四人小组。本来还看江静言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苏谨,也在打打闹闹中慢慢习惯。她也因此和我们班的人熟络起来,被戏称为“培优班编外人员”。

        有句老话说得好: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脑子里进的水。我当初脑子里是得进了多少水才能想到把江静言拉到我们中间来啊,我说上高中时怎么老觉得自己脑袋沉呢。


  https://www.xygwh.cc/45702/45702288/231218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