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 第一三五章 惊喜,从天而降的复试通知

第一三五章 惊喜,从天而降的复试通知


自从考研回来之后,杨文斌觉得考研成功的希望不大,就没有查询考试的分数,整天奔忙在繁杂而琐碎的小事之中。

        在集训回来之后的当天,政治处通信员递给他一封信。

        这个时候谁能给自己来信呢?杨文斌好奇,瞟了一眼信封,上面赫然写着军事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哦,是军事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来的,难道他们给我寄成绩了?

        杨文斌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与兴奋,打开了信封。

        里面夹着一张纸,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张复试通知单。

        上面写的是:“杨文斌同志,你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合格,初试通过,请于4月16日至17日两天,来我院参加招生复试。要求,携带军官证及单位介绍信。,未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

        而复试的科目,只有两科,一科是英语,一科是军事历史。

        后面附着研究生考试笔试成绩单。

        杨文斌看到,自己的政治,得了八十九分,英语,得了六十二分。军事学基础,一百分,专业基础,九十八分,专业课九十二分。

        哦,英语竟然得了六十二分,而听说今年英语,只要答过五十分的分数就可以进入复试线。

        看关考研的初试成绩,杨文斌想,“看来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得到自己进入复试的消息之后,杨文斌给同宿舍同学,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春明打了个电话。向他请教复试时,都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怎么准备?

        春明听到杨文斌今年进了复试的消息,很为他高兴。他说:”复试,是在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考生英语的使用能力,及对专业课的理解程度。一般情况下,有口试,也有笔试。口试呢,主要是运用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可能在你报考的研究方向上,给你提出问题,看你对这些方面的理解程度。笔试呢,大概也是给你出几道题,专业课方面的居多,了解你在这个研究方向上的深度和广度。

        “你知道吗?我的研究生考试达到复试分数线了!”当天晚上杨文斌就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春华。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电话对面的李春华也很高兴,“那你利用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在工作之余,把考研的资料再捡起来!”

        “好啊好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反正,也就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会抓紧时间去复习的。”杨文斌答道。

        “这样,本周我休息。我去陪你庆祝一下,你进入复试了。”李春华说道。

        “好啊!”杨文斌愉快地答应了。自从上次一别,两个人又有两个月没见面了,怪想念的。

        从此,杨文斌不管工作多忙,都利用早晚的时间,花上一两个小时,复习一下外语和专业课。笔试前,他注重的更多是历史事件的细节,而现在,他在注重事件的来龙去脉的同时,更注重于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与影响,并与其他类似事件对比分析。

        转眼到了周末,李春华来了电话,告诉他,他是明早6时的火车,大概是早上8时多能到营城。

        “好,我去接你。”杨文斌说道。

        “别了,你还是在家等着我吧。”李春华嗔道。

        “好吧!听你的。主随客便!”杨文斌笑着说。

        第二天,杨文斌起床后,出了早操,吃完早饭,回到了宿舍。

        杨文斌将宿舍地面仔细地拖了一遍,将室内擦拭了一下,收拾干净利整的。

        魏干事搬到连队之后,新的干部股长将行李搬了过来,两个人等于是互换了住处。

        本周,干部股长休息,回了营城。

        而宿舍里就成了杨文斌一个人的天下。

        大概是上午八点半,中营门哨兵来了电话,说是有人来访,让杨文斌去接。

        “这么快就到了!”杨文斌快步来到中营门,见到了魂牵梦绕的春华。

        春华还是那么大方得体,看到了杨文斌,迎了上来。

        杨文斌从她的手里接过皮包,拉着她离开了接待室,穿过大操场,进了团机关楼,来到了干部股的宿舍。

        进了宿舍,放下皮包,杨文斌给春华倒了一杯水,并拿出了昨天准备好的水果。

        李春华打量着杨文斌的二人宿舍,笑道:“有进步了,从八个人一屋混成了两个人一屋!”

        “那是当然!”杨文斌顺着她的话往下转,“那也不如你啊,你一毕业,就混了个单间。”

        杨文斌回手关上了宿舍的门,朝春华扑了过去,揽住她的纤腰。

        两个人,开始甜蜜的亲吻。

        过了一会,春华推开他,拢了拢弄乱的头发,说道:“冒失鬼,头发都给我弄乱了!”

        杨文斌讪笑着,不好意思起来。

        “真的考上了研究生,你们单位能放你走吧?”春华转移了话题。

        “应该吧,全团三百六十多名干部,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杨文斌自信满满地说。

        “那就好,听说,有的单位,辛辛苦苦考上了研究生,单位却不放,因此,还放弃了已经考上的研究生呢。今年你考走了,明年我接着考,去找你啊!”春华说道。

        “好哇好哇,我在京城恭候!”杨文斌油腔滑调地回答。

        看李春华休息差不多了,杨文斌说,“走,也别圈在营区里了,咱俩出去走走,散散心。”

        “好好!不过,商场超市的我可不爱逛了,有什么自然景观?”

        杨文斌想了下说,还真有个,名字叫‘大慈寺’,想去吗?”

        “走吧,总比圈在营区中好”,春华答道。

        两个人简单收拾了一下,杨文斌换了套便装。真要穿着军装去寺院那种地方,还真是不伦不类。

        杨文斌拉着李春华的手,步行出了营门,沿着乡村小路,向大慈寺走去。

        大慈寺原为营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系古刹,原址位于冒起镇唐王山南坡,始建年代不详。

        据现存碑文及史料记载,曾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同治二年等屡经修葺。

        光绪十年,周围八屯推五品衔贡生屈泳常为社长,倡议筹得巨款,增修多处建筑,寺院规模空前。

        此后历经战乱,社会跌宕,僧众遭到驱逐,无人住持。后又值文革变故,寺院年久失修,仅有一位年老信众看守。

        九十年代,为落实宗教政策,满足当地信众需要,以及开采唐王山矽砂矿资源,经市宗教局批复,将大慈寺整体迁移至曹营堡村一山坳中重建。

        两个人边走边聊天,也没觉得累,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大慈寺山门前。

        寺院依傍山势,建筑初具规模,已建成山门、天王殿、七佛殿、大悲殿、药师殿、藏经楼、法堂、禅堂、念佛堂、客堂、斋堂、云水堂、僧寮等。

        寺院建筑大体是以灰色调为主,青砖灰瓦,没有绚丽的色彩,沉稳庄重。

        杨文斌拉着李春华,与其他善男信女一道,入了山门,游玩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xygwh.cc/4/4497/30034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