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吻定终身 > 68.熟人

68.熟人


盛夏随行费教授去了坎博隆。

        离开那天,    她没有要沈纪年去送她,只是电话里说:“我要走了,    最迟六月份回来赶上毕业答辩,    然后我们去蜜月旅行。我已经找到属意的摄影师了,到时候约她给我们拍婚纱照。我们……去马达加斯加好不好?”

        她一直想去马达加斯加看猴面包树和动物。高中毕业旅行的时候她就很憧憬地看过旅游介绍页,只是那时候他们没有能力出国,    爸妈也不会放心。

        沈纪年说:“好。”

        盛夏不满地嘟囔了声,    “你别总说好嘛!我在跟你商量啊,你要是不喜欢,    我们就看看别的地方。也不是我说哪里就哪里。”像童言,每天跟乔堃能吵八百遍,一有分歧就能吵得面红耳赤,到最后要么是乔堃妥协,    要么是互相妥协,但是结果总归是好的。

        以前小时候会觉得那个愿意什么都包容你的人,应该就是最爱你的人,但其实长大了,发现不一定谁要去为谁妥协,就算是最爱的人,    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他们是要一辈子在一起的,    妥协是一时的,    并不能解决问题。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但都能为对方退一步,    这样才对。就像谈判,    目的不是为了打倒对方,而是在互相拉扯中,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你和我都能从中得到最满意的结果,而不是我得到了,你失去了。

        沈纪年双腿交叠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电视里在播放晚间新闻,盛夏是很喜欢看新闻的,每天这个点在家的话就会把电视机打开,如果他也在,她会把他按在沙发上,然后半躺半靠地偎在他怀里,让他陪着一起看。今天她没在,不过他还是习惯性地把电视打开了。

        大概,这就是两个人相处久了,就会越来越像的证据吧!

        他听出了她语气里的认真,思索了片刻告诉她,“我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也不是特别在意风景,但我特别在意你,你觉得开心的地方,就是我最想去的。我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盛夏愣了好一会儿,最后小声地“嗯”了声。

        *

        “那没什么事,我就挂了。”

        “嗯。”

        ……

        “你怎么不挂?”

        “我等你挂。”

        “哦。”

        ……

        “你怎么还不挂?”

        “舍不得。”

        “那我再陪你说说话?”

        “嗯。”

        ……

        爱有时候是分别。

        看着彼此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

        虽然舍不得,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爱不能当做束缚的枷锁。但爱让彼此手中有一根线,你知道他在什么方向,而他无论飞多远,都能顺着这条线,找到回来的路。

        “注意安全,每天打一个电话给我。不用在意时差,我手机24小时开着。”

        要登机了,盛夏拉着登机箱排队,应着“好”,沉默好一会儿,匆匆又说:“我会想你的。”

        沈纪年笑了笑,“嗯”了声,“我也是。”

        电话挂了,盛夏迟缓地觉得心口有些发烫,脸也有些热。

        费教授在前面叫她,“跟男朋友打电话?”

        盛夏点点头。

        “真羡慕你们这些年轻人。”

        *

        坎博隆是个小国家,国土面积不足两万平方公里,但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向是是非之地,连年内乱外乱造成了大量难民,暴动不断,每年都有维和部队在那边驻扎。

        国内对那边实行了人道主义援助,每年都会运送大量物资和药品过去,还有医疗团队。

        盛夏他们是跟着押送物资的军队过去的,搭乘运输机,飞机上除了军人,还有特遣的医疗小组,听说前几天有暴徒袭击自由区,造成上百人伤亡,坎博隆的医疗发展特别落后,国家大多的医疗需求都是靠外援,那边常年驻扎着各国的志愿医疗小组。

        上飞机之前盛夏他们也被要求打了好几针防疫针,具体是什么,她也不是很懂。

        搭载的是军用运输机,在飞机上盛夏他们都不太敢乱走动,下飞机的时候,才确切看见那几个医疗小组的成员。

        比较意外的是,盛夏看见了一个熟人。

        “陈蔚然?”

        医疗小组成员总共就七个,四男三女,为了方便辨认,都穿着白大褂,如果不是陈蔚然太高,又离盛夏近,她大概也不会注意到他。

        陈蔚然正在和人说话,听见声音偏头看了一眼,尔后轻轻挑了下眉,脸上是难以掩饰的意外,和身边人说了句什么,走过来和她打招呼,“盛夏,你怎么也在这里?”

        盛夏把脖子里挂着的工作牌给他看,这次她是作为实习记者的身份过来的。

        她大概,有三四年没见过他了,听沈姨说他去考了A大的研究生,专硕,导师很有名,毕业了应该能进一家不错的医院,前途会不错。

        其实盛夏一直觉得他是有些理想化的那类人,活得很自我,也很浪漫,愿意去拥抱世界,所以眼神里充满爱和温和。

        这时候在这里看见他,盛夏倒是并不意外。

        她挺喜欢他的,所以难得主动和他打了招呼。

        “听说前段时间发现了暴乱,我们过来进行跟踪报道。”

        陈蔚然点点头,“是,我们就是为了这个过来的。”

        医疗小组都是自愿参加的,全是志愿者,算带薪外派,单位报销车旅费和生活费,国家有一点补贴,会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但是整体来说,如果没有一点情怀,没人愿意过来的。代价太高了,风险也大。

        坎博隆并不太平,到处是断壁残垣,灾后重建了几十年,至今还是一团糟,经济发展严重落后,难民集中成一撮又一撮,有钱有权的都尽量移居到其他国家了,那些没有能力的底层人民,除了艰难求生,就只剩下祈祷了。

        战争滋生了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水质很差,食物短缺。隔几年会爆发一次大的传染病疫情,艾滋病携带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五,生病全靠志愿小组,但医疗资源有限,疾病的死亡率很高。一场重感冒都能要人命。

        盛夏他们来这边有两重任务,一方面完成报社的派遣任务,对这次暴乱进行报道,另一方面,就是试着去摸索一下关于李亚晖留下的新闻线索。

        时间紧,任务急。

        不过跟盛夏没什么关系,费教授虽然敢带她过来,但总归是比较关心她的安全,她没有受过系统的逃生训练,也没有经验,只能待在大本营,费教授给她的任务是睁眼去看。

        大本营附近就是难民营,医疗小组在难民营附近镇子上的一家医院驻扎,是自由区,也就是说安全区,所以是可活动范围,因为认识陈蔚然,所以费教授不在的时候,她会去那边转转。


  https://www.xygwh.cc/32/32592/197856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