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君遗我双明珠[双重生] > 第5章 七杀

第5章 七杀


钟筠陪着钟遂一路走步道上山进香,寒山石径蜿蜒,落着新叶,想必是前晚雨疾风骤。行至山腰的观景石台时,钟遂坐在石桌之畔远眺。

        大魏佛教兴盛,净业寺立在抱岫山,隔着桑乾河同璟都遥遥对望。渡河也不过一时半刻,苍堤之畔的繁华就已经被抛远,山间绿意掩映,旧桃枝上点的是粉白新蕊;对岸的檐牙错落有致,看起来却像红泥碧瓦堆。

        钟遂原本也不是为的歇脚,坐了这片刻胸中的郁结吐出泰半,起身道,“走吧。今日来晚了,不好叫大师久等。”

        钟筠在旁边瞧着,觉得父亲上山都轻快几分。

        净业寺香火虽旺,往来却多是寺中僧人,香客不多,修缮得明明不如其他大寺气派,却凭空透出一种端庄古朴来,叫人到了这里说话都不自觉要轻声,怕惊动举头三尺的神明。

        钟遂父子是寺中常客,以往来也是要小住的,只是今年住得略微长些。惠常大师捻着佛珠同他们寒暄,“施主今年来得晚了。”

        钟遂温声颔首,“有劳大师久侯。”

        惠常大师与钟遂算得上旧友,亲自带他们往后院常住的厢房去,一边走一边叙话。他看了钟遂的神色,双手合十,低诵佛号,“施主面上有病气。”

        钟遂回道,“疾病易医,魔障难除。”

        惠常大师闻言,低眉道,“阿弥陀佛,施主心中有佛,何惧魔障?”

        钟遂笑道,“大师的意思我明白,可心魔为墙,还须得我自己参破啊。”

        一行人刚刚转过回廊,大师正要说话,院中却忽然蹿起个人,看打扮像个道士,虽然没有蓬头垢面,举止却十分不讲究。他堵在路中间,对着两姑娘上上下下打量了半晌,指着站位稍远、身量略高略瘦的那位喊出一句,“七杀!”

        两拨人隔着几步远,惠常大师又诵了声佛号,声音不轻不重,那老道听见了,十分欣喜,对着惠常大师道,“大师,叫我看见了活的七杀!你来看是不是!”

        惠常大师一双眼看过去,无怨无嗔,无悲无喜,无波无澜,他温声对老道打招呼,“道长。”

        这老道见到他身后的人,打量了片刻,眼睛一亮,又把话吞了回去。

        惠常大师依旧温声,“道长且去前院找释度他们吧,再过片刻便能用晚膳了。”

        “哎,用膳?用膳好啊用膳好!”老道念叨着,喜滋滋疯癫癫地走了。

        此处没有钟筠说话的份,他一直跟在二位长辈身后看着,被指“七杀”的那位面上没什么狼狈,仿佛大庭广众之下被指名道姓说天煞孤星的不是她,反倒让看的人心里生出点撞破了别人隐秘的愧怍来。倒是身边站的那位面上薄愠,看着简直想拔脚追上去和疯老道理论一番。

        他这一打量,那位“七杀”抬眼同他对上了视线,又很快敛起眸,也不知在想什么。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这出插曲的正主露出个笑模样,往前挪了半步,挡在面色不虞的那位身前,低眉欠身朝着大师行了礼。

        惠常大师回礼。

        钟遂笑道,“想必二位就是今年的新邻了罢?”

        这位“七杀”笑道,“想也是了。能与侯爷为邻几日,是民女的荣幸。方才那位道长……”

        她轻笑了一声,没有接下去,转而道,“纵然相识时有段插曲,倒也算是有缘。”

        钟筠立时想起船家老冯那席话,说上午渡了两位姑娘过河。寻常香客进香当天来回居多,会在寺中小住得不多,是以这话听过就算了,没成想倒是真的遇上了。

        不过这二位……怎么看着都有点面善?是不是在璟都见过?

        他正回忆着,对面那位又开口道,“天色不早了,想必二位安顿下来还须些时候。改日若有机会,再来叨扰。”

        一行人就客客气气道别。擦肩而过时,这“七杀”抬头,若有所思地看了钟筠两眼。

        父子俩人来此小住向来是轻装简行,是以安顿下来实在无需费什么事儿。离晚膳还早,又没有倦意,钟筠摸出前几日没看完的闲抄打发时间。

        此事说来蹊跷。

        自去岁返京,夜夜梦魇缠身,梦的全是些怪力乱神的事,偶有一两夜才得安眠。太医诊了脉,没有任何异常,又询问他日常起居事宜,也没什么不对劲的,便只能推测说他是征战之后心神不宁,容易惊厥,给他开了一堆凝气安神的药。

        钟筠不觉得自己这是惊厥,但他不好拂了老太医的面子,只好日日和他爹对坐,父子俩各自灌下一大碗苦药。

        他想不出缘由,索性以毒攻毒,近几月把书房里的传奇志怪读了个遍。

        须知传奇志怪就和史书一样,也分正统的和稗官野史的。他把正统的翻完,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志怪话本的路数,报仇报恩之类的故事偶尔看看还觉得有趣,可照他这样闲的没事干天天翻,日子久了也难免觉得了无新意。

        还好钟氏的书房里什么都有,可供他去翻不那么正经的,其中有些说法还颇有怪趣。只是这些书大多数都是残卷孤本,读起来不是这里污渍,就是那里破缺,好比今日手中这本已经让他翻得七七八八的《胤合寻梦闲抄》。

        那一日睡前他正连蒙带猜地翻完一个妖精化人惑乱朝纲的故事,感情有点受到了欺骗——简而言之,就是把妲己换个名字,原身改成了蛇,实在是个老掉牙的套路。

        后来外头绵绵地又下起小雨,是个睡觉的好时候,钟筠感觉眼皮打起架来,从善如流地躺下,枕着雨滴打在石阶上的声响入了梦。

        出乎他意料,那乏善可陈的妖精报仇故事翻了页竟还有几句,是这佚名的作者自己胡乱抒发的感慨,大意是说:自古这江山亡覆就是数代积弊、沉疴难愈的结果,一个身居后宫、远离前朝的女子如何能造成这样的乱局?大家以后找理由的时候总得走点心啊。

        钟筠读到此处会心一笑,觉得这位作者委实是个妙人,要是自己早生个百年,能同这位仁兄对坐清谈,恐怕要引为生平知己。

        不过他好像有点明白这本闲抄何以不入正统,只留得下孤本残卷了。

        闲抄之所以叫闲抄,就是因为其中的内容篇幅不定、内容各异。好比这页里作者胡说八道了几句江山兴亡的道理,紧接着就是段没头没尾的话:

        “天地混沌初开,众生诸相渐分:

        人者,轮回往生,无功无过;

        积善得大功德,逍遥十方者为仙,履职九天者为神;

        为贪瞋痴怨得大罪过者化鬼,困世一隅,往生不得;

        无量功德,得证因果者成佛;

        非人非神,非鬼非仙,即为‘无间’。“

        这段后面还写了“无间”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天帝和佛祖闲谈,不知道该给最后这一类人起个什么名字。佛祖沉吟片刻说,这些人不想要行善的大功德,不想做神做仙,也不是为非作歹的凶徒恶鬼,既不轮回往生,也不困于一隅,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之中,又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之外,不如就叫“无间”吧。

        钟筠翻过页,这次作者没留点批语。他翻回来对着纸面琢磨了一会儿这几句话,觉得有点意思。

        这一琢磨,就琢磨到用了晚膳素斋回到院中,没琢磨出个所以然,却恍然想起下午碰见的那位面有愠色的,像是云鹤里的杜姑娘。

        大魏朝自观乾年间多有胡商行走,其中一些恋慕此地繁华,就此定居汉化,胡汉时有通婚,传为美谈。其中有名的要算“云鹤里”,是一家医馆,在璟都城中行善积德,悬壶济世,百年名望。这医馆主人祖上正是一位带胡人血统的汉女,姓杜。这代主人也是医女,叫做幼清,除了眸色发绿,倒已看不出有什么胡人血统。

        钟筠偏头看了看天色,还不算暗,以他的耳力依稀听得前院晚课的诵经声。

        父亲的病已叫太医院看过几轮,可这些老狐狸对着侯爷,既不敢把话说实,也不敢下猛药调治,开来开去都是些温和补理的方子,又嘱咐药不能停。他从旁照看,实在不忍,只怕一直拖着,灌了许多药也不见好。

        杜姑娘妙手岐黄,因为抓药时常剑走偏锋兵行险着,很有几分名气。

        未曾想寺中有这样的机缘。

        钟筠思来想去,觉得可以试试拜会一下新邻。

        他两三步转过回廊,心中还是天人交战。他同这位杜姑娘莫说朋友,连相识也算不上,此时却要携着凡尘俗事去扰人清净;但不去吧……父亲的病又实在让人心焦。

        这一思忖,步子就停在原地。

        踟蹰了片刻,方才还觉得不算太暗的天色就彻底暗下来,他心里拿定主意,觉得即便要劳烦人家,也得等天明才好。

        “这位公子驻足在此,是有什么烦心事?”

        钟筠听得有人说话,循声望去,见回廊一侧的檐牙上坐着人,正是下午那位“七杀”。他想打个招呼,动了动唇却发现不知道要怎么开口,总不能称人家“七杀姑娘”,便索性问道,“姑娘怎么一个人坐在回廊顶上?”

        “风景独好。”这姑娘音色不甜,调门不高,隔着这样的距离,却能听见话里带着笑。她开口似乎总带点笑。

        这夜没下雨,但乌云蔽日,也不见月。钟筠仰头一望,觉得坐在上头有失体统,可能还有点冷。他道,“夜凉风大,姑娘当心寒气入体。”

        隔着晦暗的天色,他看不清对方的五官和神情,只听见那边说,“隔着这么远,世子仰着头说话不累,我听着却费劲。不上来坐坐吗?”

        费劲?这可真是瞎话也懒得编。

        钟筠念着体统两个字,却身形一动利落地跃上了屋檐,坐下时瓦砾轻响。

        他坐在檐上离她一步远的地方,眼见着山间夜色,前殿灯火,便明白确实是风景独好。

        “世子好俊的身手。”

        他闻声侧头看这姑娘。方才在回廊下只看得见轮廓,离近了才看见对方手里捏着个十分精巧的酒壶。

        夜风把她的长发、宽袖和披帛荡起来,她抬手晃了晃酒壶,“公子要试试吗?是舶来的玩意儿,最宜忘忧。”

        钟筠:“”

        这位哪里是有失体统,简直是把体统踩着给人看!

        他摆了摆手,盯着虚空中的某一点出神。她也没勉强,仰头自己灌了一口,回头看见他的神色,先笑了出来,“世子是不是想问我,知不知道这是佛门净地,应当禁酒?”

        钟筠露出疑惑神色时也是温和有礼的,不显得冒犯。

        她在夜风里自问自答,带着一点狡黠,“我当然知道,但我不信那个。”

        钟筠不知道她说的是“七杀”还是戒律清规,他觉得不必问,一定是两个都不信,于是决定换个话题。他报上自己的名讳,“在下璟都钟筠,草字晏宁。”

        “莫,莫问津。”她似乎轻微地滞了一下才说出这三个字,紧接着笑道,“世子在璟都素有佳名,我认得你。”

        钟筠点头,又问,“和莫故娘同行的那位,我见了面善,可是云鹤里的杜姑娘?”

        “幼清是我的朋友。”莫问津点头,想起先前在璟都听的流言,心中有了猜测,“侯爷他是来养病的?”

        “算是。”钟筠颔首道,“但也不全是。我们年年都来的,只是今年为了养病住得久些。”

        莫问津喝酒的动作一顿,“年年来?”

        “正是。听闻我爹娘便是在此处相遇的。我娘故去后,我爹更是年年要来小住。”

        莫问津在这寥寥数语里拼凑出一个大概,山寺桃花,把盏东风,玉人相携,余生珍重。

        真是再好也没有的故事了。不过

        她瞧着钟筠的神色,这次直直伸手把酒壶递到他眼前,“都说杜康解忧,好酒送到你眼前了,真不要尝一口吗?”

        母亲故去已有数年了,钟筠原本也没有多少伤怀,叫她这样一闹就散了。他笑道,“今日还是不了。等回了璟都,我请姑娘喝好酒。”

        莫问津探手在袖中摸了片刻,摸出个绣工精细的香囊来扔给他。钟筠探手抓住,但觉有清幽异香,闻之心神安怡。

        但他又觉得不对……哪有姑娘就这样送人香囊的?

        这香囊抓在手里,真是退回也不合适,收下也不合适。

        她又喝了一口,指着那香囊,“酒友难觅,我怕贵人多忘事,先定下这顿酒。这里边的香料都要花大价钱,等回了璟都,你可别忘了。”

        钟筠顺着话问,“都是什么名贵香料?我闻着和璟都的那些香料铺子里的还不一样。”

        莫问津低笑道,“当然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再告诉你吧。”

        钟筠不好多问,于是将这香囊纳进袖袋,道,“喝酒的时候?”

        “显得我是个什么酒鬼,为了诓一顿酒吊着你似的。”莫问津失笑,她的视线跟着他手上的动作,看见了他手上的玉扳指。

        素面,但打磨细致,玉色温润——一同这个人。

        钟筠注意到她的视线,笑道,“家传的。“

        心里忽然一阵钝痛,她搞不明白为什么,于是点点头狠狠灌了一大口,把酒壶握在手里,没再说话。

        钟筠也不是多话的人,因此坐在檐上侧耳听了片刻风声和诵经声,心中虽然空茫,但又觉察出近来难得的明和静。直至身侧的这位莫姑娘也阖眼低声跟着前殿诵念起来,他才略感意外地从那点空茫的明静里挣出心神。

        他看过许多场法事,见过许多人诵经,分辨得出惺惺作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真正的虔诚信徒。此刻一个坐在佛寺屋檐独饮的人毫不滞涩地念起经文,明明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却莫名让他觉得安定,即使她刚刚才说过“我不信那个”。

        待这段经文念完,钟筠问她,“你如何会念《往生咒》?”

        莫问津笑着看他,像是他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又不是什么很难念的咒。”

        两人一同沉默着看前殿的灯火一簇簇衰败下去,这方寸天地间就只剩下风声作响。

        莫问津在前殿只剩下绝不会灭的长明灯时站起身,钟筠也跟着站起身。她已经走出两步,又回身看了看钟筠,笑道,“钟公子,天色已晚,早安歇。”

        钟筠负手而立,看着她三两下翻过檐牙隐在隔壁小院的墙后,屈指在袖袋里触到了香囊。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

        这夜钟筠难得好眠。醒时天光大亮,他撑身坐起来,许久没回过神。

        他少有安枕,因此记得清楚。

        一次是春日宴,当时还以为是宴上贪杯所致,却不想过了那夜梦魇依旧如故贪杯并不管用;另一次便是前日,与向晚姑娘打了照面。

        他捞起昨天穿的宽袍,暗香盈袖。

        前日的向晚,昨日的莫问津。

        他想起那位莫姑娘为何面善了。


  https://www.xygwh.cc/30851/30851354/241583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