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武侠世界开始种道 > 第八百五十八章目标齐鲁之地

第八百五十八章目标齐鲁之地


知识的作用,大禹岂能不知,学了知识的人,和那些无知的底层百姓,那就是两个天地。

        即使懂得一点点的算数,他的未来,也光明很多。

        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而如果人族都学会知识,那将会何等的可怕。

        当然了,大禹也清楚,这是不可能,人族百亿,就算是每个人识字都不可能,更别说是学习更深刻的文章知识了。

        不过有了这印刷术和纸张,知识的传播,必然更加方便,以后学习知识的人,肯定会更多一点。

        如果说以前,能读书写字的人,一千个人中只有一个,那么今后也许有十个,甚至更多。

        这是好事,对于人族而言,是好事,知识传播的越多,人族也就越强。

        “很好!”

        大禹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发明这两技术的人,可以为人族大贤。

        当然了,当大禹看到书册内的内容之后,脸色更是一喜。

        “这就是那份宝典”

        大禹神魂一动,瞬间有了悸动,这就是火云洞气运翻滚所在的东西了。

        “什么?”

        众人一听大禹的话,顿时一愣,一个个愣愣出神的看着李斯手中的书册,就连李斯也有些愣住了。

        这份书册的内容,他的那些门客,送过来的时候,他自然是看过的。

        内容主要讲的就是对于一些简单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一些草药的效果。

        这内容极其的白话,只是不是傻子,熟读几遍,也都能够读懂,甚至可以照葫芦画瓢,真的生病了,按照上面的内容,可以大致治好自己。

        为此,他之前还派门客,尝试了一下,这书册里面内容,结果八成可以至少。

        因为这书册内容很简单明了,只要识字的人就能读懂,李斯也明白,著作这本医术之人的想法。

        而从门客带来的消息,这本书就是从齐鲁大地的乡下,很多乡里,只要一些识字人,都是人手一份,更多还有儒家到乡下去教导那些底层百姓。

        李斯承认,这份医术宝典的作用,对于大秦万万的底层百姓而言,绝对是无上的宝典,因为有了这本医术,底层的百姓,只要学习过,就有自救的能力。

        对于小病,不需要再硬撑着了。

        李斯是从底层走出来的,自然知道,底层的百姓,根本看不起病,一旦生病,即使最简单的病,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催命符。

        而有了这本医术,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活下来了。

        当然正真的大病,依然很难活下来,但是已经足够了。

        不过让李斯怀疑的,单单这份医术宝典,能让人,成为人族半圣,不大可能吧?

        不是李斯怀疑大禹等人,但是这件事吧,李斯总感觉不对。

        “不对!”

        大禹随即出声,“这份书册的内容应该不全”

        大禹说不对的时候,李斯闻言一震,脸上浮现了几分笑容,然而下一秒,李斯也愣住了。

        “书册内容不全?”

        “应该还有一部分”

        大禹立即以这书册推演,尽管天机混乱,但是他处于九州,并且有实物,推演起来就容易很多了。

        “果然还有一半”

        大禹神魂推演中,也看到了另一半,只是另一半的内容他无法看到。

        “你说此书乃是从齐鲁之地,带过来的?”

        大禹看向李斯。

        后者闻言,连连点头。

        “很好!”

        大禹随即说完,整个身形就消失了。

        众人见此,都是为之一愣。

        “吕相这。。。。”

        众人相对无言。

        “这件事,大家心里知道就可以了,不要乱传出去”

        吕不韦想到什么,随即叮嘱道。

        能让禹帝亲自下凡,显然那人不简单,未来的人族半圣,也就说现在,对方修为并不高。

        火云洞必然是担心,会被天庭发现,所以先一步保护好此人。

        既然如此,那么他们也没必要深究了,有禹帝保护,他们大秦也不需要去费心了。

        而另一边,大禹离开咸阳城,几个闪烁之间,就来到了齐鲁大地,灵识扫荡之下。

        瞬间就在诸多乡下,看到了李斯口里所说的书册。

        果然和他所说一般,乡下一些三老或者亭长家里,或者府衙中,都有这样的书册。

        甚至一些识字的人,都在乡里聚集之地,给乡下的那些底层百姓,讲述书中的内容。

        而这些百姓,一个个听的十分的认真,不敢有任何的遗漏。

        看到这种情况,大禹心中很是高兴。

        那份书册上的内容,他自然看的清楚,比起医家编撰的那些医书,内容上面要简单很多。

        而且自救治病,也都是小毛病,疑难杂症的症状,一个都没有。

        但是正是这些小毛病,最常见的风寒之症,往往可以要了无数底层百姓的性命。

        百姓一旦得了风寒,大多数,都没钱去请大夫,全部硬抗,抗过去,能活下来,抗不过去,那就死了,一了百了。

        有了这本医书,那就不一样了。

        未来这些底层的百姓,能活下来,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又或者是妇女等等。

        活下来,就能传承下一代,人口也会积累越来越多。

        尤其是关于幼童。

        大禹非常清楚,无论是上古还是到现在,幼儿的存活率始终不高的,现在那些贵族当权者还好,有医师,可以一直照顾。

        但是底层的百姓,那就完全看运气了。

        而这本书中,有教导,如何育儿的,可以尽可能提升幼儿存活率。

        在大禹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存活越多,那么人口增长也就越多。

        很多底层百姓一家新生往往有六七个幼儿,然而正真长大的只有一两个。

        不单单是因为粮食,实际上更多的,就是幼儿太弱小了,一旦遇到任何的意外,几乎就没有存活的可能。

        成年人,遇到风寒,还有机会活下来。

        而幼儿一旦遇到了风寒,除非有医师悉心照料,那还有机会活下来,但是底层百姓,有这个条件,自然是没有的。

        大禹非常清楚,本身乡下活下来就非常困难了,更别说有余钱去找医师了。

        甚至很多乡下,就没有医师,只有县府才有,而距离县府,乡下那么远,即使有钱,很多人,都到不了地方。

        (本章完)


  https://www.xygwh.cc/26304/26304904/7424657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