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 第三百六十六章培养工人

第三百六十六章培养工人


为了老朱家,为了屁股地下的皇位,朱高煜还是收着点的。
别说社会主义思想了,就算是封建儒家思想,都没有向百姓普及的意思。
他虽然打算普及教育,但并没有打算一开始就全面放开免费教育,更不会改造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学什么文化知识。
太多的人学文化,只会导致行政人才溢出,实用人才不够。
所以这次开发学堂一方面增加学文化读书写字的人口基数,为后面的全民免费教育做铺垫,一方面则是培养实用性人才和为军队输送人。
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百姓们能够契合社会发展,为大明的工业化时代,提供更高的动力!
但也不要以为,朱高煜就全是坏心,成了反面派。
需要知道一个道理:领先社会一小步的是天才,领先社会一大步的是疯子!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的。
就是朱高煜发了疯,大义凛然的站出来,说要反对封建帝制,推行更先进的明主制度,老百姓也不会理解的。
他们不仅不支持,甚至好会绝对朱高煜是脑子出了问题,要颠倒黑白,祸乱天下。
唯有一步步慢慢来,逐步走进工业化,待民众们适应了,自然就会开化思想,追求进步。
当然,这些没必要和人解释,放在他心里便好。
朱高煜给群臣说的,还是培养工人那一套。
果然,群臣听完这些,都若有所思,没有之前那么激动了。
“我就说嘛!”
“皇太孙殿下是英明圣主,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原来是早有计划!”
“殿下,能否详细说说,给全民普及教育后,又会如何?”
朱高煜神色不变,依旧稳稳地端坐龙椅。
他轻抚龙袍大袖,淡淡开口。
“这就要从本殿下准备教授的东西说起了。”
“普及教育,最基础的是能够认识三千常用文字,方便看报纸,读懂文书公告。”
“后面的格物学,不过是最基础的工科常识,本身教学书籍也不像儒家典籍那么庞杂,消耗的书籍成本也比较低。”
“百姓们进学完,基本可以去当木匠石匠泥瓦匠的小工,逐步上手工匠的工作。”
“如今大明四处都在修路搞建设,这种工人,才是最缺的!”
“至于兵法,主要是教一些比较粗浅的东西,培养纪律性,方便百姓参军,或者进厂做工。”
“说白了,就是要将大字不识,只知道埋头种地的农夫,改造成能够看得懂简单文字,可以去工地做工的工人!”
在一众利益共同的群臣面前,朱高煜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实话实说。
他很清楚,要完成工业化,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给如何培养民众。
能够识字,有一定纪律性,就是最好的工人,社会进步的螺丝钉!
而没有经过教育改造的农夫,则是泥土疙瘩,大得大小的小,坑坑洼洼,根本没有大用。
只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培养,送到工厂就是合格工人,让他们盖房子就能够盖房子,让他们修路就能够修路,让他们炼铁就能够炼铁。
若是有需要,集合起来简单训练一下,每人发一把步枪,就是合格的士兵,能够上战场打仗!
这才是组成工业社会的标准砖头!
这一套,最早是德意志发明的,他们也因此完成工业化,顺利进入工业社会,并且成为强大的轴心国,哪怕一战二战读败了,到最后依旧是世界上有数的强国!
群臣们听说这一套之后,都没有再反对,反而十分认同。
“殿下英明!”
“臣也觉得,如今大明飞速发展,很多老百姓依旧埋头种地,不太适合,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什么好想法。”
“如今听完殿下的解释从,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若是如此的话,臣愿意支持殿下,普及教育!”
知道这件事对自己的地位没有威胁,反而能够提供更好用的人手之后,群臣纷纷转变态度,选择了支持。
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格物学就算现在再亮眼,也只是末流学说,学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厉害点的工匠。
至于当兵的,也都是粗野武夫。多培养出这些人,对他们的利益没有损害。
相反,这样培养出来的工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享受更多好处!
就拿最简单的修路来说,要是工人们都经过教育培训,认识简单文字,懂得怎么调配水泥,平整路基。
不需要工部官员监督指点,自己就可以完成大段大段水泥路的修建。
朝廷真正要做的,就是规划路线,提供材料和工资,具体的事全部都可以交给工人们自己完成。
这对整个社会,是多么巨大的提升?
只要简单一想,众人就知道其中的好处。
于是,原本还激烈反对去群臣,全部变成了朱高煜的支持者。
“皇太孙殿下,臣等愿意协助殿下,尽快推行普及教育!”
“各地基础学堂的修建,老师的招募,人手的安排,臣等都会做到最好。”
“只需要殿下给出具体的计划和政策,便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教育学堂铺开!”
朱高煜已经将架子搭好了,群臣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实行,就能够很快建造出数百数千间的教育学堂,培训出合格的新时代民众。
至于费用,反而是小问题。
大明如今国库充盈,这点支出很容易就掏的出来,而且投入之后很快就会有收获。
虽然说是让百姓们免费入学,但进学完之后,不是还要安排工作吗?
这样经过培训的工人,可比原本的好用多了,各个工厂建筑队,随便拿出一点工资提成,就足够补足之前的支出了。
这其实也就是后世的职业教育的那一套。
只是大明的学堂,教的东西更少更基础,培养的时间更短而已。
朱高煜对此却十分满意,哪怕是再基础的职业教育,也比原本的农夫好多了。
对大明的发展,也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https://www.xygwh.cc/17432/17432856/282824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