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 第五百零六章下扬州

第五百零六章下扬州


等到外人离开之后,院长立刻揪住张老三:“这就是你那个小木条的作用?”
张老三自然是摇头:“若是没有陛下的图纸,我也造不出这玩意儿。”
他是认真地,毕竟工坊当中的许多东西,都是陛下一手打造出来的。
图纸更是陛下送来的。
“没有你,别人根本改进不了。”
院长却是不听,心中盘算着如何请功,又吩咐左右立马画图纸,开始标准化。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加班,生产他个一千一万套。
绘图很快完毕,数据统计也一帆风顺。
标准化加持下,每个工匠只需要将完整的零部件生产出来,立马就有专业人员进行组装。
长久的工业化在细节上面的体现非常完善,只用了一天,就有一百五锭纺车被组装出来。
第二天是二百,第三天是二百三的时候,院长就开始考虑怎么卖出去了。
他心知肚明这种机械产量多未必是好事。大明需要纺织机的工坊数量有限,人家手里面又有足够多的老式型号,未必会更新。
但院长还是低估了商人对利润的追究,他们心知肚明新的纺织机价值不菲,但只要购入,花费一定时间培训女工之后,效率激增下,很快就能把购买机械的钱赚回来。
更重要的是天宫院生产的机械还他娘的保修,无论是出现任何问题,天宫院都会派人维修,并且三年内的维修只需要人工费。
如此优厚的条件自然是院长提供的,他怕买的人不多,便在售后上面花了心思。
标准化的零件让纺织机的维护成本骤降,随便一个会拆卸的人都可以进行维护。
终于熬到了开售的这一天,院长一夜未眠,早上抵达天宫院外面的时候,见到的却是数不清的商人。
他们早早到来,为的就是第一时间订购更多的纺织机。
五锭纺车的效率他们心知肚明,对价格也有所了解。
“院长来了!”
不知道人群当中谁大喊了一声,立马无数目光落在院长身上,他想走却走不了,只能咳嗽一声,头皮发麻的道:“欢迎诸位来参加我大明的纺车预售,诸位若是想要纺车的话,现在随我去入内,挨个登记。”
他说的轻松,可对商人而言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钱他们不缺,他们缺的时间。
眼下大明丝绸产业蓬勃发展,生丝年年激增。纺织效率去没有太大的改变。
现在好不容易熬到了天宫院改进纺织机械,他们眼巴巴的想要分一杯羹。
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效率,就是金钱,早一点跟晚一点是两码事。
能早一点全部更换,带来的好处是惊人的,这不是小钱,而是很大一笔支出。
“院长,我先来的。”
“我也来得早。”
下一秒,人群涌动,谁都想更快入手。
“老三,救救我。”
院长疲于奔命的时候,只见张老三揣着手看热闹,笑嘻嘻的样子让他想要破口大骂。
但没用,这个时候自己骂的越大声,对方笑的也就越大声。
“老三,帮我这个忙,晚上我请你喝酒。”
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贿赂。
“当真?”张老三扯着嗓子反问。
“真的。”
“那都肃静,听我一言,现在谁他妈的还敢大声说话,上手,立刻取消订购资格。”
他中气十足,太清楚这些商人怕的是什么。
果然,下一秒,人人都不敢靠近院长。
.......
中午不到,院长就换好了衣服,将数目送到了朱高煜手中。
“陛下,五锭纺车效率惊人,单单是眼下预定的数目,便已经有一万架了,若是那些工坊用的舒心,只怕还会追加。”
“别等着催促的时候才知道改进,要尽快开始改造,尽可能的提高效率。”
朱高煜听了的直摇头,发生在天宫院的闹剧他看在严总,见多了没见过世面的家伙。
此刻见院长腆着脸的样子,还是不免批评一番:“人更重要,不能临时抱佛脚,平素也要多多努力,培养人才。”
他虽然对院长有些不满,但也没有立刻更换。大明缺的是人才,无论是工匠,还是管理者,都十分匮乏。
唯独官僚不少。
“臣有罪,还请陛下处罚。”
朱高煜听得没意思:“行了,哪有什么处罚,朕要的是过程,而非全部是结果。过程可以吸取教训,多培养人才。”
他深知可能一个行业,十年都没有成果。但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可能看着自己的天宫院里面的研究人员十年都拿不出一个结果来。
现在帮忙等同于拔苗助长。
好在张老三那家伙知道自己的意思,多少做了一些事情。
人才,在哪儿啊!
他叹气不已,人才这个东西大明还是太少。
尤其是专业人才按照现在的培养速度,第一批毕业也要数年之久。按照后世的培养模式,更是要足足二十年。
二十年后,自己都老了!
他现在步步紧逼,想要拿出更多的成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明。
为了大明能够有更多的积累。
“对了,现在那个地方的纺织工坊最多,朕要去巡查一下。”
“啊?”
李芳也抬起眼睛,头疼起来。
上一次皇帝去了嵩山,让整座山都付之一炬。
现在皇帝又要去巡视纺织工坊,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要是出现一个纺织女工入了大明后宫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李芳虽然知道皇帝不是那么酷爱女色,可有些事情该提防的,也得提防。
“回禀陛下,是南直隶以及浙江等地。这些地方纺织业十分发达,我大明八成的丝绸都是这些地方纺织而成的。”
“李芳,准备一下,明日便去浙江。”
京师便是南直隶治所金陵,这个时代北直隶虽然有,但并无IE没有作为一个行政机构,更没有留守的六部尚书。
大明在偏离原本历史轨道越行越远的时候,朱高煜已经朝着扬州而去。
金陵向东北航行,便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位于长江边缘的扬州。
现在虽然不是烟花三月,却也是美不胜收。


  https://www.xygwh.cc/17432/17432856/282823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ygwh.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xygwh.cc